您现在的位置:脓疱病治疗专科医院 >> 脓疱病护理 >> 光皮肤病学特稿EVDA银屑病专

光皮肤病学特稿EVDA银屑病专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权威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EVDA银屑病专题报告(下)

刘泠汐王紫薇栾超

年10月29日第29届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银屑病专场如约而至,来自不同国家的8位专家,从银屑病发病机制、治疗以及患者的心理负担等多个方面分享了最前沿的研究进展。本专场内容我们分两篇报道,该篇主要分享银屑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TNF、IL-23、IL-17抑制剂

瑞士的Curdin.Conrad教授指出,TNF、IL-23、IL-17通路是银屑病发病机制中非常关键的炎症通路。其中,Th17细胞分为致病性Th17细胞和非致病性Th17细胞两个亚群,致病性Th17细胞在IL-23的诱导下分化,产生IL-17和IL-22细胞因子,而非致病性Th17细胞则产生IL-17,维持肠道上皮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从中长期来看,IL-23阻滞剂更有优势,因为阻断IL-23可阻断致病性Th17细胞同时保留非致病性Th17细胞,从而可继续分泌IL-17维持肠道上皮黏膜完整性;而使用IL-17阻滞剂可阻断所有非致病性IL-17,可能会导致肠道上皮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加重炎症性肠病的炎症反应。因此,IL-17阻滞剂起效更快,适合需要快速起效或者患有银屑病性关节炎的患者,但对于非常严重的银屑病患者或者合并炎症性肠病的患者,IL-23阻滞剂是更好的选择。比利时的JoLambert教授则指出,TNF在炎症的启动和促进中起核心作用,因此,TNF抑制剂可以阻断银屑病发病中的炎症过程,但同时也可能使感染和恶性肿瘤的风险升高。两项网络荟萃分析显示,TNF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效果不如更新的生物制剂,但是,由于缺乏长期研究与真实世界的数据,这些荟萃分析的结论具有局限性。在比利时,目前依然推荐使用抗TNF类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而TNF抑制剂的超说明书适应证还包括聚合型痤疮、环状肉芽肿、中毒性表皮坏死以及扁平苔藓等。

二、新型药物治疗靶点

西医院的LuisPiug教授分享了最新的银屑病治疗靶点。研究发现,IL-36RN突变与银屑病严重亚型(脓疱型银屑病)相关,而IL-36/IFN-ɑ轴与银屑病系统性炎症的发生有关,目前,使用IL-36R受体抑制剂(包括Imsidolimab、Spesolimab)治疗银屑病正进行临床试验,可能成为治疗银屑病的新型药物。此外,最新的研究提示,银屑病中IL-1β过度表达,因此,IL-1R3抑制剂也有望成为治疗银屑病的新药。更多的细胞因子,如IL-38、IL-37、IL-18、IL-33等都有望成为银屑病新的治疗靶点。EnikoSonkoly(瑞典)教授则重点分享了小分子药物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IL-23/IL-17通路起到重要作用,生物制剂通过抑制这些通路中的细胞因子或细胞因子受体而阻断炎症过程,而小分子药物则通过抑制细胞内信号通路起作用。小分子药物按作用机制大致可分为PDE4/cAMP、JAK-STAT通路、RORg和RIPK1抑制剂。PDE4抑制剂(阿普司特)在临床试验中使大约1/3的银屑病患者的改善达到了PASI75,对于一些特殊类型银屑病,如掌跖脓疱病尤其有效。而JAK1/3抑制剂托法替尼高剂量组银屑病患者约有60%可达到PASI75,疗效呈剂量依赖性,但有引起感染的风险。RIPK1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疗效为中等,但安全性良好。更多关于小分子药物治疗银屑病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值得期待。

三、经典的系统治疗

匈牙利佩斯大学的RollandGyulai教授则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md.com/wacs/11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