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春风拂面,不少人进入战“痘”时期,近期咨询过敏、痘痘等皮肤问题的特别多,皮肤病种类繁杂,同样的症状,不一定是同一个病;不同的表现,可能是同一个病,所以,先郑重提示,皮肤问题,医院找皮肤科的专家具体诊断,诊断错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下面简单说一下和HIV可能有关的几种皮肤问题
嗜酸性脓包性毛囊炎
诊断如果你CD4比较低,上药后出现严重的“痘痘”,首先要恭喜你,可能是治疗效果好的一种表现。
特点:
好发于头面部,严重影响美观。对于头面部、胸背部、颈肩部等处的毛囊炎,经治疗疗效不好,反复发作,要考虑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皮损毛囊性红色丘疹,顶端常有脓疱,周围绕有1-~2mm红晕。初散在分布,后群集形成斑片,中心消退,边缘又新起丘疹脓疱。上药后一般几周,大部分是三个月以内,少数在半年内,如果发生比较早,会被误认为是药疹,但用抗过敏的药不能好转。也有的是原来就有,上药后加重。
原因:
发生嗜酸性脓包性毛囊炎的患者多数原来有痤疮或脂溢性皮炎史,或同时存在本病。家族中常有哮喘及湿疹的发病率也较高。CD4比较低的患者,就好像是经历过一场大的战争,到处断壁残垣,狼藉一片。上药后,药物急于发挥作用,往往是矫枉过正,动用的力量过大,导致原来潜伏在身体内的小毛病奋起抗争,发生局部战争,这就是炎症。
治疗:
非常遗憾的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目前常用的抗组胺、抗生素、抗寄生虫等的药物,疗效不确定,但是只要假以时日,等体内的CD4上升到一定程度,毛囊炎会自动改善,一般是抗病毒治疗半年以后。
皮肤瘙痒
诊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HIV感染直接影响的就是身体的免疫异常,当然也会导致皮肤的异常,瘙痒就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服药后出现皮肤瘙痒主要原因:
①服药前CD4细胞水平较低,服药后免疫功能有所变化,导致皮肤某些防御功能的变化,引起瘙痒;
②服药前CD4细胞水平较高,服药后出现皮肤疾病(非免疫功能变化所致),医院皮肤科进行诊疗。
带状疱疹
诊断抗病毒治疗期间,若皮肤出现水疱样伴疼痛的皮疹,可能是带状疱疹,不要过度担心,不是耐药,这个也和免疫功能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免疫力下降容易得,免疫力回升也容易得。你上药后出现带状疱疹,更多的原因是免疫力回升。
又名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等,临床表现为患处先出现线装或点状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成簇分布,继之迅速演变成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数日后疱液变混浊,破溃,结痂,痂脱而愈。痂脱后留有暂时性的色素沉着或淡红色斑。
皮肤瘙痒
诊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HIV感染直接影响的就是身体的免疫异常,当然也会导致皮肤的异常,瘙痒就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服药后出现皮肤瘙痒主要原因:
①服药前CD4细胞水平较低,服药后免疫功能有所变化,导致皮肤某些防御功能的变化,引起瘙痒;
②服药前CD4细胞水平较高,服药后出现皮肤疾病(非免疫功能变化所致),医院皮肤科进行诊疗。
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
「本文转自李辉时空g」
李辉时空
深度问题咨询输入一对一咨询
查询相关知识,输入相应数字
新确诊咨询输入01上药前咨询输入02上药后咨询输入03检测前咨询输入04日常生活输入05关于梅毒输入06尖锐湿疣输入07关于耐药输入08关于寿命输入09关于生育输入10
李辉赞赏
人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