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青函
引言
一场秋雨一场寒...
转眼间过了立秋,酷暑逐渐散去,气温开始降低,天气变凉,尤其是早晚温差增大,每当这个时候,老人们都会提醒“春捂秋冻,百病不生”以防病健身。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风湿病的病人会有这样的经验:天气变冷了,我的关节又开始疼了...这两天下雨,我的风湿又要开始发作了...就连我们的父辈们尽管没有得过类风湿,也会说:冬天穿暖和一些,小心关节炎...别忘了穿秋裤,当心风湿...到底天气温度的变化和风湿病有什么关系?
民间普遍的经验是:关节疼痛和天气的变化,尤其是天气突然变冷、潮湿或者下雨天的时候密切相关。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或骨关节炎的病人,之前关节不会痛或不是很痛,但天气一变,关节就出现疼痛或者疼痛加重,如膝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等。雷诺氏症的患者在天气寒冷或者受到冷水刺激后,手脚部位会发白、萎缩。硬皮病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手一遇冷(水)就会变白、变紫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天气的变化通过何种途径加重疼痛,现代医学也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比较普遍的认为,天气的变化可以改变人体的生理、心理、以及免疫系统,参与关节痛的发生和加剧。一、生理因素
关节是人体外在的组织,不像内脏器官那样在身体里面,它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天气变化,尤其是寒冷的天气,人体会发生生理变化,关节周围的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会导致病变的关节组织缺血,从而导致关节僵硬和疼痛的发生或加剧。也有学者认为天气变化与关节腔内外的气压差有关,患者往往会感觉关节局部发凉,有风吹过的异常感觉。因此,风湿病人在天气变化时候,还是要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以免发生疼痛。
二、心理因素
一方面,风湿病病人害怕天气变化,因为天气的变化可能意味着病情的加重。因此,情绪的作用会导致风湿病病人对疼痛敏感增加,风湿病病人对疼痛的感受可能更加深刻和强烈。另一方面,病人在天气变化时,由于害怕病情加重,影响了睡眠、休息,会对病情产生影响。因此,心理因素可能会通过两方面的因素作用,加重病人的主观体验。从这点来看,风湿病人要尽量避免情绪变化和心理暗示。在天气变化时候,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免疫学因素
有学者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发现,天气的变化,增强了风湿病病人的免疫反应,提高了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使病情加重。同时,天气因素也会影响炎症因子以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加重关节滑膜增生以及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加重病情。
天气变化到底对风湿病的病情有多大影响,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如何,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地进行深入探讨,给出更加全面科学的阐述。
那么,要不要秋冻?
天气变凉,早晚温差大,每当这个时候,老人经常会说“春捂秋冻”。“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凉爽,不要过早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端丽,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提高对于低温的适应力。
然而,“秋冻”不是人人适合的。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来说,他们对于气温的变化会比较敏感。只要一出现降温、下雨的天气,就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僵硬等加重情况,尤其关节处,因为皮下脂肪少,缺乏保护,受寒会加重症状。所以建议风湿患者从秋季就应该开始注意保温和生活环境的干燥,做到防寒保暖,不可以盲目“秋冻”。
建议风湿病患者在秋季气温较低时,适当添衣避免着凉;不过正午时分温度较高就不要穿得过多,以免出汗后遇凉风更易使风寒侵体致病。此外,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哮喘等患者,秋季也最好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医院风湿病科介绍
医院风湿病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省级重点学科,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风湿病研究所所在地。科室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6人,采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风湿病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科室设有风湿病门诊和痛风门诊,治疗设备先进,拥有磁疗仪、电子脉冲治疗仪、中频、低频脉冲治疗仪、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全自动蜡疗机、骨伤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臭氧治疗仪等20余台治疗设备,治疗手段丰富,疗效突出。
诊治范围: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痛风、高尿酸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白塞氏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纤维肌痛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各类血管炎、不明原因的发热、颈肩腰腿疼痛疾病等余种风湿疾病。
治疗特色:辨证运用中药为主,结合针灸、推拿、牵引、膏药、热敷、督灸、艾灸、熏蒸(全身熏、四肢熏)、中药足浴、穴位贴敷、中药塌渍包、中药硬膏热贴敷、耳穴压豆、拔罐治疗、刮痧疗法、刺络放血、电子脉冲治疗、中频、低频脉冲治疗、超短波、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干扰波、偏振光、蜡疗、骨伤治疗(磁疗、电疗)、红外线治疗、穴位注射、小针刀、骶管注射、臭氧治疗、埋针疗法、神经阻滞治疗、药物滑膜切除术等特色治疗。
慢病管理:成立慢病管理小组,派专人负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以及合理、规范的随访制度,定期专人随访,定期组织病友会讲座,普及科普知识,现已初具规模,有相当多的慢病患者逐渐增强了复诊意识,定期复查,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优势病种:
1.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类风湿基于“虚、邪、瘀”理论指导,以“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为原则,着眼于肾,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标本兼顾。另总结出科室特色疗法—类风湿的三联序贯疗法。即以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为基础,通过电致孔透皮给药、局部肌肉注射、口服三种给药途径。科室引进电子脉冲治疗仪,将药物透皮吸收,引起经络效应而产生的治疗效果。同时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经络腧穴理论与药物治疗原理发展为局部注射疗法,从而达到系统、全面、有效治疗类风湿的目的。
2.强直性脊柱炎:秉承“强筋健骨、益肾壮督”的原则,传承国医大师朱良春、王为兰的宝贵经验,结合现代医学最新诊疗技术,形成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强脊炎采用分期辩证治疗,抓住早期治疗,控制中期发展,改善晚期症状。立法用药方面,早期以清热解毒除湿方为原则,中期应用养阴清热汤,后期应用温阳解毒、佐以蠲痹之温阳解毒汤,晚期采用补肾填精、通调督脉、强筋健骨之益肾通督汤,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3.痛风:专门成立痛风门诊,采取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特色的方法治疗痛风,形成一套完整的痛风患者健康康复管理方案。科室制定了详细的痛风饮食指导宣传手册和科学的健康锻炼方法,研制了降尿酸茶。我科秉承“泄浊化瘀之法”,同时注重调益脾肾治其本,且以“治未病”原则进行干预性治疗。急性期,内服清热祛湿化浊通络痛风1号方,外敷院内制剂栀黄止痛散,可以在24小时内迅速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症状。慢性期以健脾疏肝活血通络之痛风2号方加减治疗,间歇期以补益脾肾为主的痛风3号方加减治疗。通过综合治疗,对于痛风各个时期均能有效控制。
4.膝关节骨关节炎:在常规保护关节软骨、消炎止痛的基础上,开创科室特色疗法—药物滑膜切除术。即通过关节腔穿刺,将药物注射到关节腔内,配合臭氧消炎、玻璃酸钠润滑关节,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此疗法简便安全,在临床应用中深受患者认可与好评。
作为一支优质、奉献、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团队,我们不断努力,一直在推出新技术、新项目,完善服务理念,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面向社会、面向患者,辛勤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科训:传承融汇治风湿厚德博学疗痹病
科室目标:钻岐黄之术,解众生之苦
行医之道:厚德载物施仁术,大医精诚济苍生
科室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