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脓疱病治疗专科医院 >> 脓疱病病因 >> 婴幼儿常见皮肤病病症及护理二

婴幼儿常见皮肤病病症及护理二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READING作者简介

石英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医务科长、科教培训中心主任、技术开发部主任、副主任医师

医院医学科教部主任、孕教中心首席讲师

7.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小儿脂溢性皮炎多见于肥胖的宝宝。

病发年龄:常见病发年龄在3周-5个月之间的宝宝,通常半岁左右会逐渐减退。

病发部位:头部、额头、面颊、耳朵。眉部、腹部、大腿等部位。

病发症状:皮肤轻微变红症状,皮肤表面附有黄色屑,形成一层痂,没有发痒症状。

病发原因: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为雄激素分泌亢进所致。

应对方法:

1)给宝宝洗澡后,为宝宝涂抹宝宝专用润肤霜,保持滋润。

2)如果痂过厚,涂抹橄榄油使其软化,用棉球拭擦,再用宝宝洗发水清洗干净即可。

3)如果出现头皮红肿发炎,或其它症状,请及时就医。

8、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患儿的全身症状大多较为轻微,病损有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但发生于特殊部位的疱疹损害则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应该警惕。

1)疱疹性角膜炎是导致失明的常见病因之一;新生儿及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则病毒可能播散累及重要脏器,预后严重。

2)幼儿园出现单纯疱疹患者后,应嘱其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始能返校。

3)有的患儿皮肤上可能会出现大疱、血疱,糜烂、渗出,及时治疗,10天左右可以痊愈。多休息,给以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

4)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不要接触、搔抓患处皮疹,避免传染到其他部位,尤其是眼部。可外用药,促使水疱干燥、结痂。在患儿抵抗力低的时候,单纯疱疹容易复发。所以平时要均衡饮食,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9、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主要以神经和皮肤的损害为临床特征。其疼痛呈阵发性烧灼痛及触痛,儿童疼痛轻微。皮疹可在局部皮肤疼痛前后或同时出现。开始为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成簇的大小不等的水疱,呈单侧带状分布。

家庭护理要点:

1)患儿常有程度不同的疼痛感、全身不适、低热及食欲缺乏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避免用手搔抓、摩擦,以免继发细菌感染,加重病情。床单、被褥、内衣要应勤换、多晒3)太阳。内衣要柔软、宽松。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有充足的的睡眠。

4)同时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食物,勿食辛辣刺激食物。

10、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患儿的症状一般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热症状,手掌、脚掌出现红色皮疹、水疱。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溃疡,疼痛明显,影响进食。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感染手足口病要注意什么?

1)不要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

2)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要消毒便盆。

3)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

4)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

5)要勤开窗通风。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应及早告诉老师,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上学,防止传染其他同学。一般症状轻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

11、“黄水疮”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婴幼儿夏秋季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常见于颜面和四肢这些暴露部位,尤其好发于鼻部、口周和双手。多数患儿家长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孩子长脓疱后,未及时用药或处理不当而使皮损不断扩散。

由于儿童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以及皮肤细嫩、搔抓、皮肤不卫生等原因,使细菌入侵有了可乘之机。儿童鼻孔、口周和双手是细菌喜欢寄居的地方,是脓疱疮的好发部位。感染最初表现为红斑疹或小疱,很快变为脓疱,周围有一红晕。脓疱很快破溃形成糜烂面,结污黄色厚痂。自觉瘙痒,由于婴幼儿自我控制力差,经常搔抓,造成脓疱不断扩散。

家庭护理要点:

1)首先要要注意避免脓包发生溃烂,避免用手抓破脓包,导致脓包污染到正常皮肤,引发其他部位的溃烂,同时当脓包结痂之后,一定不要用手去抠,要让结痂自然干燥脱落,这样才能不会留下疤痕和色素。

2)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隔离消毒,对于患有脓包疮的儿童要及时清洗消毒衣物,以免传播到其他宝宝身上,并且要对宝宝生活过的环境、接触过的事物及时进行消毒,以免出现呼吸道的传染。

3)当脓包疮发生溃烂后,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发生感染而引起全身发热的症状,同时要避免引发败血症等严重的疾病,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等补充维生素,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增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md.com/wadzz/127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