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的诸多症状是颈部疾病引起的常见症状,还有一些极少出现的症状,现简述如下。
一、面部麻木
颈部疾病引起面部麻木并不多见,仅有少数患者伴有面部麻木,重者扩展至整个头皮。临床治疗时发现,颈部不适消失后,面部麻木也随之消失,许多患者面部麻木比颈部不适消失得还快。
前面已经讲述了麻木出现的原因有四种:一是神经毒性反应,二是神经受损伤,三是神经失营养,四是神经受卡压。前两种病因需要靠科学的养生方法才能取效。针刀能解决的只有后两种病因,但是到达面部的神经与颈椎无关,不会因颈部病变卡压神经而引起麻木,而局部筋膜、韧带挛缩并卡压神经也不足以导致麻木,故只有考虑神经失营养。神经失营养的原因,一是人体气血不足,二是高血脂、高血糖等导致局部相对气血不足,三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前两种病因需用养生方法才能取效,而针刀能解决的只有第三种病因,头面部、颈部及上肢部血管平滑肌受颈部交感神经支配,若颈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病变引起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相应部位的血液循环不良,神经就会因失营养而麻木,轻者仅在面部出现麻木,重者会扩展至整个头皮,甚至颈部、两肩、前胸上段也会出现麻木。
二、瘙痒
研究发现,瘙痒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局部产生过多的组胺、肽类等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末梢而产生的,环境和局部因素都能直接影响皮肤对痒刺激的敏感性,皮肤温度轻度增高,瘙痒的感觉就随之增加。如热水沐浴、室温过高、烤火或运动后均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痒感;空气中的湿度过低导致皮肤干燥也可引起瘙痒;精神和情绪不稳定亦可增加瘙痒的敏感性;过食辛辣、饮酒、咖啡均可引起皮肤瘙痒。
瘙痒是人体出现某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信号,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措施,告诉人体要去解除病因。还有一点值得肯定,人体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自我保护和恢复功能,这种功能的正常维持以气血充足为前提,只要气血充足,绝大多数的疾病都可逐渐恢复。中医认为,瘙痒多由血虚风燥所致,痒来自于风,而又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行血必先补血,血充则血才能行,因此,瘙痒的根本原因多为气血不足。只要气血充足,血液循环良好,导致瘙痒的物质就能及时被代谢出体外,也就不会出现瘙痒。
有人会问:正常人也会偶尔出现瘙痒,为什么?不错,主要原因是某部位有污垢,堵塞汗腺和皮脂腺,人体就会发出信号,皮肤能发出的有意义的信号有疼痛、麻木和瘙痒,而上述病变又不足以产生疼痛和麻木,故产生瘙痒。老年人因各种机能都在下降,汗腺和皮脂腺更加容易堵塞而发生瘙痒。止痒最有效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挠挠,而挠挠会令局部皮肤充血,导致瘙痒的物质能很快散开,同时能除去堵塞汗腺、皮脂腺的脏物,故能达到止痒的目的,这对于正常人来说是根治的方法,而对于有慢性瘙痒症的患者来说仅是暂时的,需用科学的养生方法进行调养,身体好了,瘙痒自消。那么,瘙痒与针刀医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颈部病变可引起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紊乱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主要是兴奋性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相应部位的血液循环不良,气血相对不足,产生致痒物质的病变不能及时恢复,致痒物质又不能及时代谢掉,就会出现瘙痒。这些致痒物质会刺激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代谢加快,就会出现皮肤发红、脱屑,同时产生更多的致痒物质而出现瘙痒。同时,汗腺和皮脂腺受交感神经的支配,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则势必影响其功能。上述因素轻则导致耳部、枕部及上肢关节部位皮肤出现瘙痒,皮肤增厚、脱屑,重者扩展至整个头颈及上肢部,甚至全身。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皮肤病也有节段性,颈部疾病影响面最广,也只有颈部病变可引起全身皮肤病变。
此类疾病的针刀治疗与一般颈部疾病基本相同,如果是全身性皮肤病变,还需按照针灸学原理选取穴位,以针灸针进行针刺。曲池、合谷、血海可养血活血,强刺激手法;太冲、阳陵泉可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强刺激手法;内关可助心脏推动血脉运行,中刺激手法;气血不足者可配足三里、太溪、气海、关元,轻刺激手法。
不同的病因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有的需要药物治疗,有的需要科学的养生方法进行调养,有的需要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如果是颈部疾病影响交感神经的功能而导致上述症状的话,药物几乎是不起作用的,此时成为针刀适应证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不过,就算是针刀的适应证,病变日久也会导致整体功能失调,需配合养生方法,这样效果会更快、更好、更彻底。
三、咽部不适
咽部不适主要是咽部有异物感、咽痒、恶心、干呕等症状。针刀医学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咽部软组织因说话较多、急性咽炎等导致粘连、挛缩、瘢痕、堵塞,血液循环不良,功能下降而出现上述不适。朱汉章教授治疗此病是由喉结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处进针刀,到达咽后壁,稍纵行剥离后出针刀,1~2次即可治愈。但此操作风险较大,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找到一个更加安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单纯咽部病变的原因基本上除了炎症就是说话过多,可是很多患者没有炎症史,也没有说话过多史,这就应该寻找导致咽部不适的其他病因。
按中医理论讲,感受风寒或风热时,肺失清肃,咽属肺,就会出现咽痒,邪气郁久化热而咽喉肿痛,甚至声音嘶哑,可用祛风散寒或祛风清热再加利咽的中药,即可很快治愈;生气会导致气结不畅,气结则肺胃失于宣降,聚津为痰,痰气互结于咽喉而出现咽痒,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称“梅核气”,可用半夏厚朴汤加减,即可很快治愈。上述情况无外乎多种致病因素影响咽部的功能而出现不适,如能对症下药即能很快治愈,并非针刀的适应证。
如果上述病因经常影响咽部组织,或者说话过多(如教师),就会导致咽部软组织逐渐出现粘连、瘢痕、挛缩、堵塞等病理变化,血液循环不良,代谢产物不能及时代谢掉,就会感觉咽痒,有异物感,吐不出、咽不下,咽部组织功能下降会出现声音不如以前洪亮,重者嘶哑,同时易受细菌、病毒的侵扰而常出现咽部肿痛。病情轻者可用中药、养生方法进行调养,可逐渐恢复正常。病情较重者,药物的作用已无法取效,需用针刀将咽部软组织松解方能恢复正常,此法在朱汉章教授的《针刀医学原理》中有详细论述。
我们在着眼于咽部局部病变的同时,还应该想到颈部疾病导致的咽部不适。颈部病变引起咽部不适的病因经长期研究基本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颈部筋膜是一个整体,延伸至咽部软组织,颈后部筋膜因急慢性损伤后出现挛缩、硬化,势必会影响咽部组织的功能而出现不适,可用针刀将颈部筋膜松解即可。
第二种,颈部软组织或骨关节病变引起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导致咽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不良,就会出现上述不适。
这两种病因往往同时存在,相互影响,而以第二种病因为主。此时我们只要用针刀将颈部病变解除,即可令咽部不适恢复,不用在咽部局部进行治疗。但如果咽部不适日久,咽部局部组织就会出现病变或素有局部病变,单纯治疗颈部已不能完全治愈,常规药物更是无济于事,此时则需在咽部局部进行针刀治疗。
治疗咽部局部时,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按照朱汉章教授在《针刀医学原理》上的方法进行治疗即可,初学者可用直径0.5mm的针刀,但此方法较难掌握。
第二种方法是用直径0.6mm、长8cm左右的针刀,由口腔慢慢刺入到达咽后壁,快速刺入2mm左右后迅速拔出,选5个点左右,再以同样的方法迅速刺入、拔出,如果咽后壁有小脓疱或其他异常斑点,就用针刀将这些斑点刺破即可,效果很好,此方法较易实施。还要注意的是,针刀碰到咽部组织时及刺到咽后壁时会出现咽反射,可让患者休息一会儿再进行治疗。如果咽反射特别强烈而导致无法操作时,可以喷入麻药抑制咽反射,个别患者喷入麻药没有作用可以进行全麻,可与麻醉师配合。
此外,配合双侧少商点刺放血,3~5天1次,连续放血10次左右,对慢性咽部不适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四、便秘及腹泻
腰背部和腹部病变引起的便秘较多见,单纯颈部疾病导致的便秘并不是很多,但也是存在的。
所谓便秘就是指大便难以排出,而导致大便难以排出的原因基本有以下三种。
1.胃肠蠕动减慢
这是导致便秘最主要的原因,而导致胃肠蠕动减慢的原因有以下两种情况:
(1)胃肠虚弱。胃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则无力工作,中医所讲的脾虚便秘就是这种情况,可用中药进行治疗。如果是因生气、暴饮暴食等原因导致的一时性不适能很快痊愈,但如果是因长期饮食不当导致的肠胃虚弱单纯靠药物治疗是不行的,因为胃肠功能的提升需要的不是药物,而是各种营养物质,故此种情况必须靠科学的养生方法才能彻底将其调理正常。
(2)支配胃肠平滑肌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主要随迷走神经行走,不易受到影响。而交感神经要到达全身皮肤的汗腺和立毛肌,故易受脊柱区带及腹部病变影响。此种情况需要以针刀将病变软组织松解,有骨关节错位者用手法复位即可痊愈。
2.纤维素食物摄入过少
这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平时吃蔬菜水果少,而主食又以精制的米面为主,致使人体摄入的纤维素过少。纤维素虽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而变成营养物质,但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吸收水分和有害物质,同时能刺激胃肠道加快蠕动,故能加快肠道的排空速度。不过,摄入纤维素必须以胃肠功能正常为前提,否则不但不会取效,反而加重胃肠的负担。所以,首先要提升胃肠功能,再多摄入粗粮及蔬菜水果,便秘就能离我们远去。
3.肠道内水分不足
此种情况也并不少见,我们经常询问患者的日常饮水情况,不少人诉很少饮水,甚至干脆不饮水,只是在吃饭时喝点汤,致使人体内处于缺水状态。此时人体的自我调配功能就会发挥作用,将现有的水进行重新分配,保证重要组织的供水,日久人体对缺水已经不再敏感,不喝水也不觉得渴,但此时人体其实是缺水的。人体内的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充足的水参与,代谢产物及有害物质同样需要水由肾脏和汗腺排出,如果水分不足,必定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生命活动而出现不适,一些以乳酸为主的酸性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而使人出现酸痛症状。如果此时逐渐增加水的摄入量,人体就会逐渐恢复正常,很多症状也会缓解或消失。
上述三种病因单独造成便秘的情况并不多见,大多同时影响人体,故治疗时要全面考虑,针刀治疗的同时一定要用养生方法进行调养,方能提高治愈率。
正常情况下,水在胃肠道的分泌和吸收是一个动态平衡,如平衡失调,肠道内只要增加数百毫升水分就足以引起腹泻。腹泻可分为高渗性腹泻、吸收不良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传染性腹泻、运动性腹泻。运动性腹泻属于针刀的适应证,该病由于药物、疾病、胃肠道手术等原因影响了肠道的正常运动功能,促使肠蠕动加速,以致肠内容物过快地通过肠腔,与黏膜接触的时间过短,因而影响消化与吸收,发生腹泻。临床上甲亢、迷走神经切除后引起的腹泻患者很多,其原因就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颈部及腰骶部软组织病变及骨关节错位影响交感神经,导致肠道蠕动加快而出现腹泻。交感神经受影响也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而便秘,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影响后出现兴奋性增强或减弱两种情况,故会出现两种相反的不适症状,针刀配合手法复位即可痊愈。甲亢或迷走神经切除后,交感神经兴奋性是增高的,胃肠道的蠕动是受抑制的,这就出现了矛盾。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矛盾现象,我们在生气或与人打架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性是增高的,胃肠道蠕动是受抑制的;但是我们在紧张的时候,尤其是等待考试或面试的时候,从心跳加快、出汗等症状可以看出交感神经兴奋性应该也是增高的,却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天热要出汗肯定是交感神经兴奋,但没有心率加快、血管挛缩等表现,反而血管是扩张的。
内脏运动神经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正常情况下,两种神经的兴奋性正常且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出现异常,则会有五种情况,即两种神经兴奋性都高、都低、一个高一个正常、一个低一个正常、一个高一个低。但上述复杂情况及诸多情绪变化仅通过此五种情况难以解释清楚,经多方研究仍无确切答案,但可以提出一个假说,以下详述。
支配躯体运动的中枢部通过某一个或几个运动神经支配相应的肌肉,我们看到的神经干由数以万计的神经元组成,每一个神经元支配某一个或几个肌纤维,每一个神经元之间可以说是绝缘的,互不干扰,我们因此才能协调地完成各种动作,现代解剖学对此研究得非常清楚,但对于自主神经,尤其是内脏运动神经研究得非常浅表。关于内脏运动神经,中枢部、传出神经、内脏三者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这就避免了某一种神经兴奋性增高会出现所有的表现。例如,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胃肠蠕动减慢、出汗等症状,但很多时候这些症状是单一出现的。天气热时,为了维持体温,中枢部就发出信号,由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传至汗腺,令汗腺排汗以带走热量,此时交感神经兴奋性是增高的;同时,人体还会让体内的热量直接向外界散发,就将体表的甚至是深部的血管扩张,此时交感神经兴奋性是降低的。我们的七情六欲也是通过内脏运动神经来影响内脏的,中医讲“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表现,这些不可能仅仅以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降低来解释,需要我们继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五、发热
颈部疾病引起的发热虽不多见,但也是存在的。发热病因很多,我们可以分为有明确病因的发热及无明确病因的发热两种。明确病因包括微生物感染、组织坏死和破坏、产热散热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大量失血失水、药物反应等,此类发热只要及时去除病因即可痊愈,不是针刀的适应证;其他则属于无明确病因的发热,通过目前的检查手段查不出致病因素,单纯退热治疗也没有明显的效果,而中医将发热分为肝经郁热、瘀血阻滞、内湿停聚、中气不足、血虚失养、阴精亏耗、阳气虚衰等多种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发热是机体的一种自我防御性反应,也是很多疾病的共同症状。适度的发热可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和干扰素的形成,从而提高杀灭细菌、病毒的能力。因此,现在许多专家提出不要过早地退热,因为过早地退热容易导致发热的反复。
交感神经受影响后,汗腺功能下降,不能及时排汗,散热减少;同时血管扩张,代谢加快,产热增加。上述情况出现一种或两种同时出现,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此类发热一般都不是很严重。而导致交感神经受影响的原因,基本源于脊柱区带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变,以颈部疾病最为多见,用针刀配合手法复位将这些病因去除后即可痊愈。
六、皮肤病变
对于针刀能治疗皮肤病变,起初朱汉章教授及其他针刀医生并不知道,而是在治愈脊柱疾病后相应的皮肤病变也随之好转或痊愈才逐渐知晓的,后来经多年的努力,逐渐完善了其病因病理。
皮肤疾病专著里用了很大的篇幅叙述各种皮肤病的生理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但所讲述的生理病理并没有定论,只是讲到可能因细菌、病毒及其他理化因素导致的皮肤出现异常病理变化,而治疗方法也就是以激素为主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不过,有经验的专家会让患者服用一些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临床发现这方法的确有用,而且一旦症状和体征消失就是痊愈,一般不复发,而用药物治疗的复发率就特别高。
我们再次强调人体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自我保护和恢复功能,不会轻易出现不适,就算是因某些原因出现不适也会很快恢复正常,许多感冒、溃疡、疼痛等不适会不治自愈就是这个道理。一些一直不能痊愈的疾病,其原因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病变或失调较重,超出人体的自我恢复范围;另一种是人体或局部气血不足,自我防御及恢复功能下降,对于不太重的病变或失调,人体也没有能力恢复。皮肤病变也不例外,因过强的细菌、病毒或理化因素导致皮肤病变也是经常会出现的,但只要及时将病因去掉,并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就会很快痊愈的。不过,我们平时遇到的反复难愈的皮肤病变不属于此种情况,而是第二种——人体或局部气血不足。
皮肤的各种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正常有赖于气血的充足供养,如果不能得到充足的气血供应,这些细胞、组织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新陈代谢等工作,一些代谢产物及其他有害物质不能及时代谢掉,就会对这些细胞组织造成损伤,这些损伤如不能及时恢复就会出现多种病理改变,常见的有脱屑、皮肤增厚、瘙痒、发红等。局部气血不足,一种是整体气血不足或血液内有很多有害物质,需要养生方法进行调养;另一种是颈部疾病影响交感神经而导致局部血运不良,需要针刀配合手法复位。很多患者这两种情况同时并存,需要针刀配合养生方法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就是一例单纯用针刀治愈牛皮癣的典型病例。
闫某,女,29岁,河南周口市人。颈腰部酸痛伴四肢瘙痒、脱屑两年余,加重1年。患者两年前不明原因逐渐出现颈腰部酸痛,后来出现四肢外侧瘙痒,继而脱屑,逐渐加重,现在累及四肢内侧、前胸、后背,头颈部及手足未见异常,医院诊断为颈椎病、牛皮癣。起初我们只为患者治疗颈腰部酸痛,看到后背及腰部有脱屑方才问起病史,我们告诉患者,颈腰部酸痛治愈后,牛皮癣可能也会痊愈,患者不以为然。颈部针刀治疗两次,腰部治疗一次后,颈腰部酸痛消失。两个月后患者很兴奋地告诉我们,牛皮癣痊愈了,并叙述了痊愈的过程。针刀第一次治疗颈部后,当天晚上上半身(包括上肢)就不痒了,但下半身(包括下肢)还痒;治疗腰部后,当天晚上下半身就不痒了,脱屑也逐渐好转。40天左右不适症状全部消退,患者担心会很快复发就没有及时告诉我们,又过了20天一直未发才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随访5年未发。
不过,临床中单纯针刀能治愈皮肤病的几率并不高,大部分需要配合养生方法方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七、男科、妇科病
单纯颈部疾病引起男科、妇科病很少,大部分是由于腰骶部疾病引起的,或者是这些部位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原因仍然是交感神经受影响。颈部及腰骶部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错位影响经过的交感神经,导致其功能紊乱,引起盆腔内脏器及外生殖器血运不良,致使其功能下降或紊乱。因保养不够而导致整体气血不足或不畅也会引起盆腔内脏器及外生殖器功能下降或紊乱。
局部抵抗力下降则易受微生物感染而出现男科及妇科的慢性炎症,如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等;生殖系统功能下降而出现不孕不育、性欲降低、性能力下降;功能紊乱则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
当然,输卵管不通而导致不孕,外伤、手术及严重的感染引起盆腔内软组织损伤而出现不适,这些属于器质性病变,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治疗,养生方法及针刀治疗基本上无效。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