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脓疱病治疗专科医院 >> 脓疱病诊断 >> 皮炎湿疹荨麻疹类

皮炎湿疹荨麻疹类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

病因

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种。①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接触物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皮炎,称为原发性刺激。原发性刺激分为两种,一种刺激性很强,接触后短时间内发病;另一种较弱,较长时间接触后发病,如肥皂、有机溶剂等。②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接触物基本上是无刺激的,少数人接触该物质致敏后,再次接触该物质,经12~48小时在接触部位及其附近发生皮炎。

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主要有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种。

临床表现

皮炎表现一般无特异性,由于接触物、接触方式及个体反应不同,发生皮炎的形态、范围及严重程度也不相同。轻症时局部呈红斑,淡红至鲜红色,稍有水肿,或有针尖大丘疹密集,重症时红斑肿胀明显,在此基础上有多数丘疹、水疱,炎症剧烈时可以发生大疱。水疱破裂则有糜烂、渗液和结痂。如为烈性的原发刺激,可使表皮坏死脱落,甚至深及真皮发生溃疡。当皮炎发生于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口唇、包皮、阴囊等处则肿胀明显,呈局限性水肿而无明确的边缘,皮肤发亮,表面纹理消失。

皮炎的部位及范围与接触物接触部位一致,境界非常鲜明,但如接触物为气体、粉尘,则皮炎呈弥漫性而无一定的鲜明界限,但多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

自觉症状大多有痒和烧灼感或胀痛感,少数严重病例可有全身反应,如发热、畏寒、头痛、恶心等。

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去除病因后,处理得当,1~2周可痊愈。反复接触或处理不当,可以转为亚急性或慢性皮炎,呈红褐色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在临床上急性期可表现为红斑、水疱、渗出。亚急性、慢性可表现红斑、粗糙、脱屑、皲裂。根据接触刺激物的性质和接触时间长短,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刺激性皮炎、延迟性急性刺激性皮炎、刺激性反应、累积性刺激性皮炎、脓疱性刺激性皮炎、机械性刺激诱发皮炎等。

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病因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1.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湿疹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2.根据皮损累及的范围,分为局限性湿疹和泛发性湿疹两大类。

(1)局限性湿疹仅发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湿疹、女阴湿疹、阴囊湿疹、耳部湿疹、乳房湿疹、肛周湿疹、小腿湿疹等。

(2)泛发性湿疹皮损多,泛发或散发于全身多个部位。如钱币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乏脂性湿疹。

淤积性皮炎

淤积性皮炎又名淤积性湿疹、静脉曲张性湿疹、重力性湿疹、低张力性皮炎。淤积性皮炎是一种下肢慢性潮红、鳞屑、瘙痒和肿胀(炎症)的皮肤病,常有深褐色皮肤色素沉着。易发生于静脉曲张和水肿患者

病因

发病与下肢静脉曲张有关,长期从事站立者、重体力劳动工作者或多次妊娠妇女,盆腔静脉曲张除先天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缺陷外,也可继发于血栓性静脉炎后的静脉闭塞。

有认为与静脉高压使受累部位发生动静脉瘘或动静脉短路有关。也有认为系静脉流动压力增高,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间隙加宽使纤维蛋白渗入间质,纤维蛋白形成毛细血管周围屏障,造成局部皮肤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良有关。当静脉曲张后,静脉回流受阻血流变慢和倒流,造成静脉淤血。血液含氧量及营养成分减少,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液体、蛋白质和红细胞、代谢产物等渗入组织,形成水肿。缓慢的血流诱使炎细胞浸润,慢性炎症产生瘙痒或感觉异常,搔抓、摩擦或外伤等刺激即发生本病。

淤积性皮炎临床表现

淤积性皮炎常发生在足踝部。最初皮肤出现皮肤瘙痒,红斑,有轻度鳞屑,几周或几个月后皮肤呈深褐色。皮下淤血常被忽视,可能导致水肿加重继发感染,最终引起严重皮肤损害(溃疡形成)。

一般起病缓慢,先开始在小腿下1/3出现轻度水肿,休息后可消退,站立或行走时间长又复出现。渐起圆形红斑或褐红色斑片,有时可呈紫癜样斑片,自觉瘙痒明显,常抓破糜烂和结痂等。日久渐皮肤粗糙、脱屑、增厚、皲裂,呈苔藓化样损害,甚至呈瘢痕疙瘩样硬度。反复发作或加重,以冬季为甚。

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病因

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常见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和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等。

荨麻疹临床表现

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除了上述普通型荨麻疹,还有以下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1.皮肤划痕荨麻疹/人工荨麻疹

患者对外来较弱的机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应增强,在皮肤上产生风团。患者在搔抓后,或在紧束的腰带、袜带等出局部起风团,瘙痒。

2.延迟性皮肤划痕症

皮肤划痕在刺激后6~8小时出现风团与红斑,风团持续24~48小时。迟发性皮损不只一条,沿划痕形成小段或点,损害较深或宽,甚至向两侧扩展成块。局部发热,有压痛。

3.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

皮疹发生于局部皮肤受压后4~6小时,通常持续8~12小时。表现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肿胀,发作时可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和轻度白细胞计数增多。局部大范围肿胀似血管性水肿,易发生于掌跖和臀部皮损发生前可有24小时潜伏期。

4.胆碱能性荨麻疹

皮疹特点为除掌跖以外发生泛发性1~3mm的小风团,周围有明显,其中有时可见卫星状风团,也可只见红晕或无红晕的微小稀疏风团。有时惟一的症状只是瘙痒而无风团。损害持续30~90分钟,或达数小时之久。大多在运动时或运动后不久发生,伴有痒感、刺感、灼感、热感或皮肤刺激感,遇热或情绪紧张后亦可诱发此病。

5.寒冷性荨麻疹

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较为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受冷后半小时到4小时发生迟发反应,皮疹是不痒的风团,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围绕以苍白晕,皮疹持续24~48小时,有烧灼感,并伴有发热、关节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全身症状。后者较为常见,患者常在气温骤降时或接触冷水之后发生,数分钟内在局部发生瘙痒性的水肿和风团,多见于面部、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也可以累及。可发生头痛、皮肤潮红、低血压、甚至昏厥。

6.日光性荨麻疹

皮肤暴露在日光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红斑和风团。风团发生后约经1至数小时消退。发生皮疹的同时,可伴有畏寒、疲劳、晕厥、肠痉挛,这些症状在数小时内消失。

7.接触性荨麻疹

其特点是皮肤接触某些变应原发生风团和红斑。可分为免疫性机制和非免疫性机制2类。非免疫性是由于原发性刺激物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而引起,几乎所有接触者均发病,不须物质致敏。而免疫性属Ⅰ型变态反应,可检出特异性IgE抗体。

另外,还有热荨麻疹、运动性荨麻疹、震颤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电流性荨麻疹等更少见的类型的荨麻疹等。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的特征为患者或其家族中可见明显的“特应性”特点:①容易罹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性倾向;②对异种蛋白过敏;③血清中IgE高;④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典型的特应性皮炎具有特定的湿疹临床表现和上述四个特点。又称异位性皮炎、特应性湿疹、Besnier体质性痒疹或遗传过敏性湿疹。临床分三期:婴儿期呈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状;儿童期及青年期则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状

病因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尚未明确,包括遗传易感性、食物过敏原刺激、吸入过敏原刺激、自身抗原、感染及皮肤功能障碍。

特应性皮炎临床表现

特应性皮炎分为三期:①婴儿期:在出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病,皮疹分渗出型和干燥型,均伴剧烈瘙痒。②儿童期:多数在五岁前发病。皮损分湿疹型和痒疹型。③青年及成人期:皮损与儿童期类似。

特应性皮炎诊断

根据个人或家族有“特应性”病史,皮损特点进行诊断:即婴儿期呈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状,好发于面颊部及额部;儿童期及青年期则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状,好发于四肢屈侧,特别是肘、腘窝;或呈痒疹状,则好发于四肢屈侧。

自身敏感性皮炎

自体敏感性湿疹,又称自身敏感性皮炎。由于患者对自身内部或皮肤组织所产生的某些物质过敏而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局限性的湿疹突然加重,发生多数的丘疹、丘疱疹及小水疱,炎症反应明显,伴有剧烈的瘙痒。病程一般7~10天

病因

患者原有皮肤病,多数为湿疹病灶,经外用药或不适当的处理或并发感染后,使湿疹恶化,局部炎症加剧,渗出明显。加之处理不当,创面不洁,使组织分解物、细菌产物等形成一种特殊的抗原,被吸收而发生致敏作用,在附近及全身泛发。

自体敏感性湿疹临床表现

发病前患者某些部位,常见于下肢或阴股部等处患有湿疹。原发部位湿疹恶化,突然出现全身性发疹,为丘疹或丘疱疹、水疱,呈群集性,可互相融合,泛发或对称分布,进而渗出、糜烂。以前臂屈侧、手背、大腿伸侧常见,进一步蔓延全身,自觉瘙痒。可有附属淋巴结肿大,甚至低热和全身不适。病程经过视原发损害而定,原发损害减轻或消退,该病亦随之减轻或消退。病程7~10天。

自体敏感性湿疹诊断

根据发病前先有原发性病损,经不适当处理或继发感染,随后随着原发灶病变恶化而四肢和躯干发生泛发性丘疹、丘疱疹、水疱改变,自觉瘙痒,不难作出诊断。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得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md.com/wahl/6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