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经常会看到宝宝因流汗、燥热而哭闹不安,爸爸妈妈们可不要以为是宝宝肚子饿哦,说不定这是因为宝宝的身上长满了痱子或脓疱疮。那么炎热夏季究竟该如何保护宝宝免受皮肤病的困扰呢?
白痱子
痱子是因为汗腺在皮肤表面的开口暂时阻塞,使汗液无法顺利流出而形成的皮肤病。在闷热的夏日,宝宝出汗多,若没有及时擦拭干净,就会阻塞身体皮肤的汗腺,而使汗液不能顺利排出,进而引起皮肤轻度发炎且长出痱子。
特征
新生儿或婴儿生的痱子多为细小透明的小水泡,颜色发白且分布密集,俗称“白痱子”。白痱子一般都不痛、不痒且无明显不适,1-2天后可自行吸收。虽会留下少许白色糠状鳞屑,通常毋须特殊处理。
红痱子
有些痱子在皮肤表面呈现红色丘疹,经常突然出现且迅速增加,并伴有明显搔痒感,汗液浸湿后,可能会有刺痛感,宝宝因此烦躁不安,睡眠时惊哭且因痒而乱抓,通常这类型的痱子,俗称“红痱子”。由于宝宝的皮肤又薄又嫩,汗腺尚未发育完善,皮肤抵抗力又比大人差,所以,宝宝的痱子表现会较成人变化来得大。
预防之道
1、防治痱子的最好方法是保持环境凉爽,居室内部保持空气畅通,适当时可吹电风扇或冷气。
2、宝宝的夏日衣着以清爽宽松为佳,衣服质料应选择吸汗且通气性佳的薄型棉布。
3、爸妈应帮宝宝天天洗澡,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大约以38-42℃为宜。过冷会使皮肤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汗腺闭塞,再加上汗液排泄不畅,致使痱子加重;过热则会刺激皮肤,使得痱子增多,而让搔痒程度更加严重。
4、饮食方面,应减少宝宝的食量,少吃太油或太甜的食物。可让宝宝吃些清淡且易消化食物,营养一定要适当,并多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品,饮食中还应补充适当的盐分,并让宝宝喝些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饮料。
5、不要帮宝宝涂抹太多爽身粉,以免与汗液混合且堵塞汗腺,导致宝宝出汗不畅且引发痱子。
6、爸妈应勤剪宝宝的指甲,并随时保持宝宝的双手干净,以免宝宝因痱子搔痒而抓破皮,进而引起细菌感染。
7、不要一直把宝宝抱在怀里或背在身上,以免宝宝受热,汗液不能很快蒸发。
脓疱疮
脓疱疮是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多发生于炎夏季节。成人虽然偶尔会发生,但大多流传于小孩身上,主要症状为脓疱,好发于孩童的头面、手臂及前臂露出部位,也可迅速蔓延全身。
特征
刚发病时,是一界限明显的小斑点,但很快变成小水疱。主要产生原因为细菌感染,病情则按病菌种类而有不同,如: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脓痂疹,多见于气候温和时,水疱限于皮肤浅处,多无红肿和急性发炎现象。两天后,脓疹会破裂且自行结痂。
若是链球菌所引起的脓痂疹者,多发生于炎热夏天或潮湿季节,最明显且特别症状是厚而黄的脓痂,此痂紧黏于皮肤上,然而水疱的生长极为短暂,仅持续数小时。
注意事项
脓疱疮属于接触性传染,常和发痒的皮肤病合并发生,尤其常见于湿疹与痱子。脓痂疹又称“黄水疮”,水流到哪里,哪里即引起水疱且传染迅速,一旦发现宝宝生有脓疱疮时,爸妈应立即带宝宝就医诊治。
预防之道
1、常帮宝宝洗手且勤剪宝宝指甲,避免因搔痒抓破皮而感染。
2、应与已传染的患者隔离,避免接触性感染。
3、保持适当睡眠或补充维生素B群及维生素C,可增强抵抗力。
4、加强对居家环境卫生管理,发现患者时,应立即适当隔离且及早诊治。
5、患有湿疹、痱子等其它搔痒性皮肤病患者,应及时诊治。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