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五节隔离技术
一、概述
1.清洁区:医护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库房等。
2.半污染区:消毒室、病区走廊、检验室等。
3.污染区:病房、病人洗手间、浴室等。
二、隔离原则
1.隔离标志明确,卫生设施齐全。
2.工作人员进出隔离室应按规定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等。
3.病人接触过的物品或落地的物品应视为污染,需消毒处理。
4.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雾消毒病室,用消毒液擦拭病床及床旁桌椅。
5.终末消毒处理:室内空气用消毒液熏蒸或用紫外线照射;用消毒液擦拭家具、地面;被服类消毒处理后再清洗;床垫、棉被和枕芯可用日光曝晒或用紫外线消毒。
三、隔离种类及措施
1.严密隔离:霍乱、鼠疫、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禽流感等。
2.接触隔离:破伤风、气性坏疽;新生儿带状疱疹、脓疱病等。
3.呼吸道隔离:肺结核、流脑、百日咳、腮腺炎、麻疹等。
4.肠道隔离:伤寒、细菌性痢疾、甲或戊型肝炎、脑膜炎等。
5.血液-体液隔离: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登革热、疟疾等。
6.昆虫隔离: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斑疹伤寒等。
7.保护性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极易感染的患者,如严重烧伤、早产儿、白血病、脏器移植等。
四、隔离技术操作法
1.帽子、口罩的使用:①在戴、摘口罩前应洗手;②口罩应罩住口鼻部;③口罩不可以悬挂于胸前,使用后摘下,污染面向内折叠;④纱布口罩使用2~4h应更换;一次性口罩使用≤4h。
2.避污纸的使用:取避污纸时,应从页面抓取,不可掀开撕取,用后焚烧处理。
3.穿、脱隔离衣
(1)操作步骤
1)穿隔离衣
①穿戴工作衣帽,取下手表,卷袖过肘,准备用物。
②取衣: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将隔离衣清洁面朝向自己。
③穿衣袖,系衣领,扎袖口。
④系腰带:手不可触及隔离衣的内面。
2)脱隔离衣:脱下的隔离衣如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
(2)注意事项
1)隔离衣长短合适,须全部遮盖工作服。
2)隔离衣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3)穿脱隔离衣时避免污染清洁面(衣领和隔离衣内面),始终保持衣领清洁。
4)穿好隔离衣后,不得进入清洁区。
最后end阿虎学术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