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药清热解毒药大青叶Dàqīngyè中药图鉴大青叶原态大青叶药材来源《名医别录》别名蓝叶、蓝菜英文学名FoliumIsatidis处方用名大青叶(洗净,晒干,切碎用)药用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干燥叶片。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南、浙江等地。冬季栽培,夏、秋二季分2~3次采收,略洗,切碎,鲜用或晒干生用。性味苦,寒。归经入心、胃经。功效1.清热解毒: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喉痹,口疮。2.凉血消斑:血热发斑;丹毒;吐衄(犀角大青汤)。临床应用1.温病高热,神昏,发斑发疹。本品苦寒,善解心胃二经实火热毒;又入血分而能凉血消斑,气血两清,故可用治温热病心胃毒盛,热入营血,气血两燔,高热神昏,发斑发疹,常与水牛角、玄参、栀子等同用,如犀角大青汤(《医学心悟》)。且本品质轻力强,具有表里两清之效,若与葛根、连翘等药同用,便能表里同治,故可用于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口渴咽痛等,如清温解毒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年版)。2.痄腮,喉痹,口疮,丹毒,痈肿。本品苦寒,既能清心胃实火,又善解瘟疫时毒,有解毒利咽,凉血消肿之效。用治心胃火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者,常与生地、大黄、升麻同用,如大青汤(《圣济总录》);若瘟毒上攻,发热头痛,痄腮,喉痹者,可与金银花、大黄、拳参同用;用治血热毒盛,丹毒红肿者,可用鲜品捣烂外敷,或与蒲公英、紫花地丁、蚤休等药配伍使用。一般用量与用法煎服,9~15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按语1.大青叶功能清热凉血,为解毒要药,主要用于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症,故前人认为它能解心胃热毒。近年来此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除可用治上述诸症外,又可用于痰热郁肺、咯痰黄稠;尤常用于流行性乙性脑炎,既可单味应用于预防,又可配合柴胡、银花、连翘、板蓝根、玄参、生地等,能清解气分、营分的热毒,可用治各种乙脑,而以偏热型较为合适。2.全国各地市售的大青叶品种甚多,植物来源各异,又:爵床科植物马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及大青、蓼科植物蓼蓝、豆科植物木蓝。以上植物的叶,都做为大青叶使用,也均能作为制青黛的原料,除木蓝外,其根均作为板蓝根使用。3.上海地区近年来种植的大青叶,是属于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菘蓝的叶,经临床实践,确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但本品味虽不甚苦,却是气浊性寒,如用量过多,易致恶心呕吐。方剂举例大青汤《沉氏尊生》:大青、玄参、知母、山栀、石膏、木通、升麻、桔梗。治热毒内陷。犀角大青汤《活人书》:大青、犀角、豆豉、山栀。治伤寒发斑,咽痛。文献摘录1.《名医别录》:“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2.《本草纲目》:“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3.《本草正》:“治瘟疫热毒发斑,风热斑疹,痈疡肿痛,除烦渴,止鼻衄,吐血……凡以热兼毒者,皆宜蓝叶捣汁用之。”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菘蓝叶含色氨酸、靛玉红B、葡萄糖芸苔素、新葡萄糖芸苔素、葡萄糖芸苔素-1-磺酸盐及靛蓝。2.药理作用:菘蓝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大青叶对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亚甲型均有抑制作用。靛玉红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3.临床研究:据报道,大青叶在临床上多用于流行性感冒持续高热、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传染性肝炎等病毒性疾病,对急性菌痢、肠炎、牙周炎、宫颈炎等也有较好的疗效,此外尚可用于其他疾病,如:用大青叶所含有效成份靛玉红制成片剂或用靛玉红合成产品,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40例,总有效率为90%(中医杂志,10:24);用大青叶、板蓝根、金钱草、大黄水煎液,口服、熏洗及湿热外敷患处,治疗男性尖锐湿疣28例,疗效确切(中西医结合杂志,9:);用大青叶、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各等药水煎服,治疗掌跖脓疱病56例,疗效满意(中医杂志,6:)。4.不良反应:大青叶的大剂量长期毒性实验,可使肝脏发生肝窦扩张瘀血、肝细胞普遍萎缩和肝细胞肿胀变性的两种形式的变化。其他《中国药典》年版将菘蓝叶定为大青叶的正品,将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tinctoriumAit.的干燥叶定名为蓼大青叶。此外,爵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马蓝Baphicacanthuscsia(Nees)Bremek、马鞭草科落叶灌木路边青ClerodendroncyrtophyllumTurcz等在不同地区亦做大青叶使用,功用、主治基本相同。往期回顾解表药总结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青葙子
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穿心莲
下期更新:板蓝根
中西医临床医学据说
白癜风是什么导致的北京有那家医院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