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按菌种分类可分为球菌性和杆菌性皮肤病。球菌感染性皮肤病系由化脓性球菌所引起,简称脓皮病,常见有脓疱疮、疖、毛囊炎、猩红热、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等。杆菌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有皮肤结核、麻风,其他如伤寒、副伤寒、炭疽、类丹毒、鼠疫等。
脓疱疮非大疱性脓疱疮:早期表现为红斑,很快进展为一过性小水疱和脓疱,之后表浅糜烂,上覆典型蜂蜜色黄痂,从感染部位迅速扩展至周围皮肤。最终愈合,不留瘢痕。好发于口鼻周围和肢端。5%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血清型1、4、12、25和49)引起,可导致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大疱性脓疱疮:该病可发生于完整的皮肤,早期小水疱增大为1~2cm大小表浅大疱,后期松弛、透明的大疱,直径可达5cm,有领圈状脱屑,但没有厚痂,周围常无红晕。好发于面部、躯干、臀部、会阴和肢端。可伴有衰弱、发热和腹泻。在免疫缺陷状态下,表皮剥脱毒素可导致泛发的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疖只出现于有毛发的皮肤,最常见于面部、颈部、腋下、臀部、大腿、会阴等处。起初常常是一个硬的、触痛、红色小结节,逐渐增大、疼痛,结节可成熟变软,有波动感,中央顶端可出现白色脓栓。破溃后排出脓液和脓栓,疼痛减轻,渐痊愈,留有瘢痕。
毛囊炎呈良性经过,常累及面部、胸部、背部、腋部或臀部。浅表性毛囊炎的皮损为直径1~4mm的小脓疱或结痂的丘疹,伴基底红晕。皮损常成簇分布,愈合后无瘢痕。须疮为一种深部毛囊炎,表现为大的、触痛的、红色丘疹,皮疹中央有脓头,可瘙痒或轻微触痛。
猩红热皮疹是猩红热最显著的症状。典型皮疹为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皮疹一般于48小时达高峰,然后按出疹先后开始消退,2~3天内退尽。疹退后开始出现皮肤脱屑。
皮肤结核各型皮肤结核的临床表现虽变化很大,但其皮肤损害有些共同的特点:
1、狼疮结节,见于寻常狼疮、颜面粟粒性狼疮。狼疮结节用玻片压诊,呈黄褐色或苹果酱色,半透明状。
2、溃疡、疤痕,见于瘰疬性皮肤结核、溃疡性皮肤结核、硬红斑等。结核性溃疡为苍白易出血的肉芽组织,口小底大,呈火山口样,且自觉症状不明显。
3、脓疱、小疤痕,见于颜面粟粒性狼疮、丘疹坏死性结核疹、阴茎结核疹。
4、丘疹,见于颜面粟粒性狼疮、丘疹坏死性结核疹、阴茎结核疹、瘰疬性苔癣、全身性粟粒性皮肤结核。
麻风1.结核样型麻风
皮肤损害有斑疹和斑块,数目常一、二块,边缘整齐、清楚、有浅感觉障碍,分布不对称,损害处毳毛脱落,为很重要的特征。
2.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
本型发生与结核样型相似,为斑疹和斑块,颜色淡红、紫红或褐黄,部分边界整齐清楚,有的斑块中央出现“空白区”或“打洞区”,形成内外边缘都清楚的环状损害,洞区以内的皮肤似乎正常。
3.中间界线类麻风
疹型有斑疹、斑块、浸润等。颜色有葡萄酒色、枯黄色、棕黄色、红色、棕褐色等。有时在一块皮损上呈现两种颜色。损害的形态有带状、蛇行状或不规则形,若为条片状,则一侧清楚,一侧浸润不清。
4.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本型皮肤损害有斑疹、丘疹、结节、斑块和弥漫性浸润等。损害大多似瘤型损害,数目较多,形态较小,边界不清,表面光亮,颜色为红或桔红色。分布较广泛,有对称的倾向。
5.瘤型麻风
皮肤损害的特点是数目多,分布广泛而对称,边缘模糊不清,倾向融合,表面油腻光滑。皮肤的颜色除浅色斑外,大多由红色向红黄色、棕黄色发展。感觉障碍很轻。
6.未定类麻风
本类为麻风的早期表现,是原发的,性质不稳定,可自行消退或向其他类型转变,可自愈。皮损单纯,上有淡红斑或浅色斑,表面平无浸润,不萎缩。
炭疽皮肤炭疽:最为多见,约占炭疽病例的95%。分为炭疽痈和恶性水肿。
1.炭疽痈:多见于面、颈、肩、手和脚等裸露部位皮肤,初起为丘疹或斑疹,逐渐形成水疱、溃疡,最终形成黑色似煤炭的干痂,以痂下有肉芽组织,周围有非凹陷性水肿,坚实,疼痛不显著,溃疡不化脓为其特性。发病1-2天后出现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2.恶性水肿:累及部位多为组织疏松的眼睑、颈、大腿等部位,无黑痂形成而呈大块水肿,扩散迅速,可致大片坏死。局部可有麻木感及轻度胀痛,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败血症、肺炎及脑膜炎等并发症。在未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皮肤炭疽病死率为20%-30%。
类丹毒局限型:为最常见的一型,损害与丹毒相似,仅限于手指或手及足背,多为单侧性,呈局限性红斑或紫红斑,边缘轻度水肿,表面有水疱或大疱,境界明显,可向周围扩延,中心自愈。经过缓慢,无全身症状。自觉局部灼热、瘙痒或刺痛,病程约3~4周,愈后易复发,细菌血液培养阴性。
往期精彩回顾病毒性皮肤病图解
长按解锁新媒体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处有哪些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