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什么时候考试是个谜,
可是满满一本书的知识点不是谜。
丨1-6点丨
1.指甲生长速度约每3个月1cm,趾甲生长速度约每9个月1cm。
2.原发性皮损包括: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脓疱、结节、囊肿。
3.风团:为真皮层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皮损可呈红色或苍白色,周围有红晕,一般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皮损发生快,此起彼伏,一般经数小时消退,消退后多不留痕迹,常伴有剧痒。见于荨麻疹。
4.继发性皮损包括: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
5.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见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常伴剧痒。
6.尼氏征:又称棘层松解症,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阳性表现:1)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2)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3)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4)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丨7-12点丨
7.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细胞毒、抗休克、和抗增生等多种作用。
8.角质促成剂:促进表皮角质层正常化,收缩血管、减轻渗出和浸润。代表药物:3%水杨酸、3%~5%硫黄。
9.角质剥脱剂:使过度角化的角质层细胞松解脱落。代表药物:5%~10%水杨酸、10%硫黄、20%~40%尿素、0.01%~0.1%维A酸。
10.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原则:1)急性皮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粉剂或洗剂,炎症较重,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则用糊剂;2)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宜用糊剂或油剂,如无糜烂宜用乳剂或糊剂;3)慢性皮炎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涂膜剂等;4)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酊剂等。
11.液氮的原理:利用制冷剂(液氮-°C)产生低温使病变组织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细胞内冰晶形成、细胞脱水、脂蛋白复合物变性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是冷冻的效应机制。
12.带状疱疹临床表现:1)典型表现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或灼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2)特殊表现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丨13-18点丨
13.浅部真菌:主要指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其共同特点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简称癣。
14.黄癣由许兰毛癣菌引起;白癣由犬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等小孢子菌属真菌引起;黑点癣由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引起。
15.手足癣分型: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
16.手足癣的鉴别诊断
17.甲真菌病侵袭部位:1)白色表浅型:致病真菌从甲板表面直接侵入引起;2)远端侧位甲下型:多由手足癣蔓延而来;3)近端甲下型:通过甲小皮侵入甲板及甲床;4)全甲毁损型:各型甲真菌病发展的最终结果。
18.湿疹的鉴别诊断
丨19-24点丨
19.湿疹的治疗:1)内用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抗炎、止痒。可用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等;急性期可用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静注或普鲁卡因静脉封闭;有继发感染者加用抗生素。2)外用药物治疗急性期无渗液或渗出不多者可用氧化锌油,渗出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作冷湿敷,渗出减少后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可和油剂交替使用;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慢性期可选用软膏、硬膏、涂膜剂;顽固性局限性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做皮损内注射。
20.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21.慢性荨麻疹: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22.急性荨麻疹病情严重、伴休克、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者的抢救方法:1)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或肌注;2)地塞米松5~10mg肌注或静注;3)上述处理后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时,可给升压药;4)给予吸氧,支气管痉挛严重时可静注0.25g氨茶碱,喉头水肿呼吸受阻时可行气管切开;5)心跳呼吸骤停时,应进行心肺复苏术。
23.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栓剂、外用药吸收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
24.交叉过敏:指机体被某种药物致敏后,若再用与该种药物化学结构相似或存在共同化学基团的药物也可发生过敏反应。
丨25-30点丨
25.多价过敏:指个体处于高敏状态时,同时对多种化学结构无相似之处的药物发生过敏。
26.固定性药疹临床表现: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药、巴比妥类和四环素等引起。好发于口腔颌生殖器皮肤-黏膜交接处,亦可累及躯干四肢,因每次发病几乎均在同一部位,故命名为固定性药疹。典型皮损为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楚的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直径1~4cm,常为1个,严重者红斑上可出现水疱或大疱,黏膜褶皱处易糜烂渗出。自觉轻度瘙痒,如继发感染可自觉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停药1周左右红斑可消退并遗留持久的炎症后色素沉着,具有特征性。随着复发次数增加,皮损数目亦可增加,面积可扩大。
27.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药疹中最严重的类型,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巴比妥类等引起。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发病初可似红斑型或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以后皮损迅速发展为弥漫性紫红或暗红斑片且迅速波及全身,在红斑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和表皮松解,尼氏征阳性,稍受外力即形成糜烂面,出现大量渗出,如烫伤样外观。皮损触痛明显。口腔、眼、呼吸道、胃肠道黏膜均可累及,并可伴有显著内脏损害,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可出现高热、恶心、腹泻、谵妄、昏迷等全身症状,如抢救不及时常因继发感染、肝肾衰竭、电解质紊乱、内脏出血等而死亡。
28.重型药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29.重型药疹的治疗:1)及早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2)防止继发感染;3)加强支持疗法;4)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治疗。
30.多形红斑根据皮损形态不同分类:红斑-丘疹型、水疱-大疱型、重症型。
丨31-36点丨
31.银屑病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寻常型、关节病型、脓疱型、红皮病型。
32.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现:蜡滴现象,薄膜现象,点状出血。
33.寻常型银屑病根据病情发展分期:1)进行期:旧皮损无消退,新皮损不断出现,皮损浸润炎症明显,周围可有红晕,鳞屑较厚,针刺、搔抓、手术等损伤可导致受损部位出现典型的银屑病皮损,称为同形反应;2)静止期:皮损稳定,无新皮损出现,炎症较轻,鳞屑较多;3)退行期:皮损缩小或变平,炎症基本消退,遗留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
34.玫瑰糠疹母斑:初起皮损为孤立的玫瑰色淡红斑,椭圆形或环状损害,直径可迅速扩大至2~3cm,边界清楚,上覆细小鳞屑,称为前驱斑或母斑,常发生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子斑:1~2周内皮损逐渐增多扩大,状同母斑,直径0.2~1cm,常呈椭圆形,边缘覆圈状游离缘向内的细薄鳞屑,长轴与皮纹平行。
3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肾衰竭,狼疮性脑病,继发严重感染。
36.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1)蝶形红斑;2)盘状红斑;3)光敏感;4)口腔溃疡;5)关节炎;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7)肾病表现:尿蛋白0.5g/d(或尿蛋白+++)或有细胞管型;8)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除外由药物、代谢病引起);9)血液病变:溶血性贫血、白细胞/μl、淋巴细胞/μl或血小板/μl;10)免疫学异常:抗dsDNA抗体(+),或抗Sm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或持续至少6个月的梅毒血清假阳性反应,三者中具备1项);11)ANA阳性:除外药物性狼疮所致。*11项中具备四项即可诊断SLE。
丨37-42点丨
37.皮肌炎皮肤表现:眶周紫红色斑,Gottron丘疹,皮肤异色症。
38.皮肌炎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酶:肌酸激酶(CK)、醛缩酶(ALD)、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基氨基转移酶(ALT)升高。
39.我国规定的性病监测病种: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软下疳、艾滋病。
40.性传播疾病传播途径:1)性行为途径;2)间接接触途径;3)血液和血液制品途径;4)母婴垂直途径;5)医院性途径;6)器官移植、人工授精途径;7)其他途径:如媒介昆虫、空气、食物和水等。
41.血清固定:少数梅毒患者治疗6~9个月后滴度无明显下降或2年后血清仍未转阴。
42.吉海反应:首次使用青霉素治疗梅毒的病人,由于TP被迅速杀死,释放出大量的异种蛋白,引起急性变态反应,在治疗后数小时出现寒战、高热、头痛、肌肉骨骼疼痛、皮肤潮红、恶心、心悸、多汗等全身症状,或者各种原有梅毒损害的症状也加重,严重的梅毒患者甚至发生主动脉破裂。
丨梅毒丨
43.早期梅毒:病期两年内(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早期潜伏病毒)。
44.一期梅毒的主要表现: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
45.二期梅毒的主要表现:(1)皮肤黏膜损害:1)梅毒疹:斑疹性梅毒疹(玫瑰疹),丘疹性梅毒疹,脓疱性梅毒疹;2)扁平湿疣;3)梅毒性脱发;4)黏膜损害。(2)骨关节损害。(3)眼损害。(4)神经损害。(5)多发性硬化性淋巴结炎。(6)内脏梅毒。
46.扁平湿疣:好发于肛周、外生殖器、会阴、腹股沟及股内侧等部位。皮损初起为表面湿润的扁平丘疹,随后扩大或融合成直径1~3cm大小的扁平斑块,边缘整齐或呈分叶状,基底宽而无蒂,周围暗红色浸润,表面糜烂,有少量渗液。皮损内含大量TP,传染性强。常与玫瑰疹、丘疹型梅毒并发,也可单发,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
47.潜伏梅毒:凡有梅毒感染史,无临床表现或临床表现已消失,除梅毒血清学阳性外无任何阳性体征,并且脑脊液检查正常者。其发生与机体免疫力较强或治疗暂时抑制TP有关。
内容:14班袁蕾
编辑:林知涵
END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