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喜欢洗澡,特别是爱玩水的孩子,边玩边洗,有妈妈吐槽说,自己家孩子洗次澡能花一个多小时!
在寒冷的冬季,洗一个热水澡既能暖身又能放松身心。洗澡好处多多,除了清洁身体、还有缓解疲劳、改善睡眠、提高皮肤新陈代谢等诸多好处!可是,洗澡真是一门大学问。
运动后不能马上洗
孩子在外面玩的满头大汗,回到家脏兮兮的,妈妈见了让孩子马上去洗干净。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最容易让孩子生病。
因为运动出汗会让毛孔打开,遇到冷水,很容易带走身体的热量引起感冒;遇到热水,全身皮肤的血管扩张,心脏、大脑供血量减少,容易出现低血压和脑缺血的症状:心慌、心悸、头晕、耳鸣、恶心等等。
所以最好让孩子把汗擦干,再休息半小时再去洗澡;洗澡的水温也要保持常温。
孩子吃饱后、饥饿时不洗澡
一吃完饭全家都等着洗澡,为了赶时间,大人就让孩子先去洗,可这样对孩子的肠胃很不利!
吃饱饭后,大量的血液在胃部运转。这时洗澡,全身表皮的血管可能会因热水刺激而扩张,令较多的血液流向皮肤,而胃部却没有充足的血液来消化,对消化吸收会造成一定影响。
其实无论大人、孩子,都不能再吃完饭后马上洗,最好隔半小时。
而人在饥饿时,血糖水平降低,洗澡又容易消耗能量,可能会因为低血糖而出现头晕、体力不支的情况,尤其是孩子。
孩子困的时候不洗澡
临睡前洗澡,会让孩子受到热水的刺激,不容易入睡,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如果一定要洗澡,则需注意洗完把头发擦干。如果枕着湿漉漉的头发入睡很容易受凉,引起头痛和感冒等疾病。
皮肤受损时不能洗澡
孩子喜欢跑跑跳跳,难免有磕磕碰碰。当有症状明显的皮肤损害,如脓疱疮、烫伤、创面稍大的外伤等不推荐立即洗澡,如果这时洗澡,皮肤损害的局部就会由于洗澡使创面扩散或受污染。
另外,决定能否为孩子洗澡的因素,还受周围环境的限制。比如,26以下、28℃以上的环境下不推荐洗澡,水温在40~42℃最佳。
发热或热退48小时以内
孩子发烧时有的妈妈喜欢让孩子泡澡,用来降温。可这个时候孩子很虚弱,冷空气入侵的话会加重病情的!
这个时候要缩短洗澡时间,洗干净了就行,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暖,擦干不要着凉。
打完预防针后不能洗
宝宝打完预防针后,要观察孩子是否有发热或肌注部红肿,即便没有发生,也建议等过了24小时后再洗澡。
因为绝大多数疫苗都是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减弱毒性的病毒,接种疫苗就是小量的接触病毒。为了孩子的健康,最好在24小时之后再让孩子洗澡。
孩子洗澡,这些一定要告诉他
浴霸强光有隐患
3岁前是孩子视力发展敏感期,父母应格外注意。洗澡时的浴霸灯由于过源过强,很有可能对孩子的视力造成伤害。
如果要用浴霸给婴幼儿洗澡,为避免孩子眼睛受强光刺激,在给孩子洗澡前,可先将浴霸打开让浴室预热,洗澡时记得将浴霸关掉
中途加热水
用浴盆给孩子洗澡时,有时候洗的时间较长,水温一会儿就变凉了,一些父母为了方便,直接往浴盆里加热水,这样行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比如家长中途或者去拿个玩具,或者拿毛巾衣服等,若孩子用手往前一伸,就非常容易发生意外。抑或是加热水未能同步到盆里的水温,导致宝宝被烫伤。
不可过勤
夏天可以每天洗一次,而天气寒冷的秋冬就不需要了,因为气候本来就干燥,频繁洗澡会洗掉油脂,特别是有些敏感皮肤的孩子,容易得湿疹,可适当减少沐浴次数。
在秋冬,如果没出汗的时候一周2~3次就足够了。
给孩子洗澡看似是件小事,细节却很重要。所以,爸爸妈妈还是需要多用点心,多给孩子一点呵护哦!
-END-
*注:本文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推荐:
《儿子:妈妈吃完饺子就跳楼了……》
《14岁少女开房被父亲打骨折:给女孩底线教育,给男孩阳光教育》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文章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