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文在寅3日表示,将新冠肺炎疫情预警级别从之前的“警戒”提升至最高的“严重”级别。
日前,韩国卫生部门和当地超市合作,向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大邱市民众出售口罩,每人限购30个。大批民众闻讯赶来↓↓
鉴于目前韩国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严峻局势,国际乒联发布通知称,决定延期举办原定于3月日-9日进行的团体世乒赛。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截至当地时间5日晚8时,日本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增至86人。报道称,5日,除了长野县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外,日本北海道、爱知县及熊本县分别新增5名、3名及名新冠肺炎感染病例。
为防止疫情自境外输入
近日,中国多地
出台了针对性举措
山东青岛:对四类入境人员集中隔离或留观月4日至月3日,青岛机场共入境人次。对入境人员中的“四类情形”,一律实行集中隔离或留观:
一是有疫区旅行史或居住史并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二是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史的;三是所乘坐交通工具中出现发热病例的;四是在现场检疫查验中检测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
青岛市自月4日开始,对所有入境人员,除需要隔离或留观的外,均由居住地所在区市派车接回,对在境内有居所的,居家隔离观察4天;对商务旅游等短期居住的,安排在指定宾馆住居、活动。
山东烟台:
入境人员全部纳入防控机制 5日,烟台市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境外疫情输入工作。 在机场等出入境口岸设立入境交通运输工具专门停靠区域和入境人员专用通道,对货物、行李等进行严格规范的消杀检疫。加强入境人员管理,做好健康申明和信息填报等工作。 对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对无需采取措施的,安排专门车辆、“点对点”接送至目的地;对商务旅游等短期居住的,一律安排在指定宾馆居住。 将入境人员全部纳入所在单位、企业、社区等防控机制,落实健康管理和服务保障措施,主动做好沟通解释等工作。山东威海:从日韩等入境人员统一集中居住4天5日,威海市研究部署威海市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提出具体措施要求:
机场、港口、车站以及进出威海的交通卡口,严格落实来威人员体温检测、登记等措施,发现发热人员一律由疾控人员送专门的发热门诊进行专业处置。
从月5日起,对从日本、韩国等国家来威海的入境人员,包括外籍人员和中方人员,全部统一接到宾馆免费集中居住,4天后解除集中居住。
辽宁沈阳: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严格体温检测从今日起,沈阳将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采取相应防控措施,严格控制疫情传播扩散:
关口前移,相关部门在境外航班降落3小时前掌握相关信息;入关的所有乘客均接受体温检测,测温无异常的乘客安排专车接送;如乘客有发热症状,安排0救护车送至发热门诊诊断治疗。
辽宁大连:建立对日韩驻连领事机构信息通报机制疫情发生后,大连市政府外办立即将在连外国人纳入全市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同时建立对日韩驻连领事机构信息通报机制,两次与日韩驻连领事办公室进行视频吹风会,就中方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进行通报。
同时,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大连市政府外办协调指导各区市县的涉外防控工作,为其合法有序开展涉外疫情防控提供政策指导及外联协助,及时掌握外籍人员防疫动态,严格落实外籍人员涉新冠肺炎信息通报制度。
吉林延吉:机场加强防控,防止疫情境外输入结合韩国当前疫情形势,延吉机场于月3日夜召开疫情防控紧急调度会,分析韩国至延吉航班疫情防护重点。
相关负责人介绍,延吉机场公司坚持“垂直领导与属地管理并重的原则”充分履行管理职能,与驻场单位“同场同心、共克时艰”。做到“远防入、进阻出、内清零”,防止疫情通过航空通道输入至延边。
外交部:面对疫情,中日韩应守望相助在月5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当前,日本、韩国国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多,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中方是否会对日韩采取禁止人员入境等限制措施?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方正密切 赵立坚说,面对疫情,保障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是各国应尽的责任。我们愿同日、韩等有关国家密切沟通协作,探讨加强联防联控,一道采取适当的、必要的措施,有效地阻止疫情跨国扩散,共同维护好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这样戴口罩,太土豪了!
5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介绍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说:我们注意到有人日常居家的时候也戴着N95口罩,有人一天也接触不到一两个人,也4小时换一个口罩,这太“土豪”了!
目前还达不到口罩要多少有多少
对于口罩供应,欧晓理介绍,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全国口罩生产能力已经较疫情初期大幅提升。目前全国口罩日产量超过了万只,比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时提高了近3倍,部分缓解了紧张局面。医用N95口罩日产量已经超过了90万只,月底有望达到日产00万只,总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医护一线的需求。
欧晓理说,近一个月来,我们迅速组织口罩全产业链的复工达产扩能,做口罩产量的“加法”。积极协调解决口罩生产中原材料、辅料、生产设备供应难题,着力解决用工、物流、资金等诸多困难,基本实现了全产业链开足马力运转,全国口罩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0%左右。
所以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依托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我们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完善的产业链支撑,口罩的供应状况一定会持续改善。
从需求角度看,不但要加大口罩供应还要提倡口罩科学的按需使用,也就是说还要做“减法”。这次疫情对口罩的需求呈爆发式的增长,这样必然造成供需双方的不对等。可以预见,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和生活秩序逐步恢复,除N95以外的普遍口罩需求也会迅速增长,供需矛盾会有所增加。现在马上要达到口罩“要多少有多少”的状况是不现实的。所以科学按需使用口罩,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当前很有必要。
居家也戴N95口罩?太土豪!
欧晓理说,我们注意到有人日常居家的时候也戴着N95口罩,有的人一天也接触不到一两个人,也4小时换一个口罩,这太“土豪”了,完全没有必要。在此我们呼吁每个人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要肩负起科学节约使用口罩的责任。每减少一分浪费,他人就多一分健康。
日前,国家发改委、卫健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门面向社会公众制作了科学按需使用口罩的问答指南和相关宣传短片,讲解如何依据暴露风险等级来佩戴使用口罩,短片拍的非常生动形象。比如,短片里面讲在空旷、通风良好、没有人员聚集的场所是可以不用戴口罩的,现在春耕备耕,在宽广的田野上,也是不需要佩戴口罩的。另外,普通口罩可以视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增加使用次数。
公众能否自由在中低高风险区域间往来?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贺青华对不同地区采取的不同管控原则进行了解释。
贺青华表示,每个省市的情况,把辖区的每个县域以县为单位分成低、中、高、三级,从低风险区域能不能到高风险区?从高风险区能不能到低风险区?不同区域采取的是不同管控原则,比如低风险区采取的是“严防输入”。首先,在这些区域复工复产来上班的同志们来自哪些区域?是来自高风险区还是中风险区,对这些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健康监测,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给予必要的健康服务。这时要接受从高风险去低风险区的咨询和服务,同时要求低风险区域的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发热门诊和呼吸道门诊规范化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中风险区域采取的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采取在低风险区域措施的基础上做好医疗救治、疾控预防。对于发生的疫情,我们要精准确定隔离的场所,管控的人员,就学校来讲,要精准到班级,楼房要进入到单元等,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高风险地区采取的是“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要停止具体性活动,依法实施区域交通管制,这个时候公众在高风险区域想走是不行的,这是切断传染源最有效的措施,希望广大民众能够支持,能够配合。
国家对高风险区域的管控,在这些区域工作生活的同志们,可能日常的饮食、出行要受到一些限制。
低风险区域不等于没有风险
居民仍要做好个人防护
贺青华表示,月4日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新增确诊病例只有9例。这预示着什么?全国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划分等级,那么有大量的县域将会不断的进入到低风险区域。这些进入到低风险区域的县,一方面是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要统筹兼顾,统筹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保障交通运输、城乡交通正常运转,确保人员正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正常流通。
但是,低风险区域不等于没有风险,在这些区域,居民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还要佩戴口罩,复工复产时采取分区作业,分散就餐。如果在密闭的作业场所工作,还是要正确佩戴口罩,并尽量缩短工作时间。还要做好个人的自我健康监测。
现在正处在冬春交际,难免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以后,处于低风险区的民众不得个头疼感冒,一旦发现有咳嗽、发烧、症状的时候,公众不仅要戴上口罩,还要第一时间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就诊。
请把N95留给一线医护人员!
戴口罩长痘怎么办?皮肤科专家来支招
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洁介绍了疫情防控期间的相关健康知识。Q:整天戴口罩脸上的痘痘加重了,怎么办?A: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洁:青春痘实际上是痤疮的俗称,好发于青春期,是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因为这个病好发于面部,所以会给大家带来困扰。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家每天戴口罩,面部形成比较封闭的环境,皮肤潮湿造成细菌的滋生,使痘痘加重。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要注意面部的清洁,如果化妆或涂防晒霜的话,回家以后要先卸妆,卸妆以后选择适合肤质的洗面奶在面部揉搓清洁,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已经形成的痘痘千万不要去挤。饮食方面,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甜食。饮食、睡眠要保持比较好的节律。如果说已经出现了像白头粉刺、黑头粉刺这样轻型的痤疮,可以选用外用的维甲酸软膏。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个药会有光敏性,一定要在睡前使用。如果皮损再加重,出现红色的丘疹和脓疱,可以加用外用抗生素。提醒大家在外用软膏时要先清洁双手,避免手上有不干净的东西带到眼睛和口腔,造成污染。如果痤疮再进一步加重,形成中重度痤疮,一般要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或者异维A酸的口服来治疗。由于这些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或者禁忌,建议大家就诊以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Q:如何避免长时间佩戴口罩引起的皮肤损伤?A: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洁:长时间佩戴口罩以后造成的局部的皮肤皮下组织压力性损伤,属于医疗器械相关性的压力性损伤。主要在长时间受压的部位出现,比如说鼻部、面颊、颧部或者耳廓后。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注意预防,选择比较合适的口罩,比如说宽边的口罩,局部压力就会比较小。对于口罩样式的选择,可以尽量去选择系带式的,不用耳挂式,压力会小一些。如果是皮肤比较敏感的人,建议在使用前一定要阅读说明书,看看口罩里面有没有皮肤容易过敏的成分,如果有,要避免使用。对于儿童,要由家长来帮助选择大小和形状都比较适合的口罩,减轻对局部的压迫。另外我们佩戴口罩的方式,可以在每两到三个小时以后适度变换口罩佩戴的位置减轻局部的压力。如果说口罩反复使用或者持续使用已经到了六个小时以后,建议大家更换。也可以在经常受压的部位提前使用一些预防性的敷料减轻压力,而且要定期检查皮肤,如果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要及时处理。对于已经出现的皮肤压伤,如果只是有轻度的压痕,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压痕已经比较重,出现了局部的瘀血,这个时候可以选用一些能够改善皮肤血液循环的外用药膏。如果皮肤问题进一步加重,出现了红肿和破溃,可以加用外用的抗生素软膏。也可以在已经损伤的局部,适度使用创可贴或者医用的敷料,避免创口进一步受刺激。如果皮肤出现了变软、发白或者起皱等皮肤浸渍的情况,主要是由局部潮湿引起的,可以在佩戴口罩前,使用含有氧化锌或者凡士林的润肤霜,这样可以保持皮肤的干燥,减少局部摩擦。摘掉口罩以后,我们要清洁皮肤,适当使用一些润肤剂改善皮肤的状况。如果损伤已经比较重,出现了严重的感染或者过敏,医院去就诊,寻求专业帮助。一起努力,战胜疫情!
觉得有用请点右下角“在看”
拜托各位读完了,
去点个“在看”吧!
多点“在看”,你会变好看
多多留言,你会变有钱哟~
“天津族”整理自:今晚报、天津广播、津云、大燕天津、掌上蓟州、静海交通、每日新报、天津社会保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日报、人民日报、央视财经、央视新闻、北京日报客户端,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HOT天津人都在看
天津无新增!新冠病毒会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吗?
昨日天津无新增!突发两大好消息!钟南山:凌晨点新药获批!
第一批疫苗已产生抗体!颠覆性发现:华南海鲜市场竟并非新冠病毒发源地?
疫情的拐点是否已经到来?病毒能否透过皮肤侵入人体?
紧急扩散!天津商场超市每4平米最多容纳人!
紧急扩散!第8、9、30例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发布
重磅干货!钟南山告诉你0大事实:血浆疗法安全有效…
扩散,天津公共场所“扫码”进入!(附:超全购买口罩攻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