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春季传染病预防小课堂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来了,这个季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多端,幼儿抵抗力低,容易使病毒和细菌大量繁殖,导致幼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如何有效预防呢?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种类
TOP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源和飞沫。
护理方法:发现孩子有疑似手足口病症状,医院确诊,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让孩子卧床休息。对于患病宝贝,家长不必过于惊慌,只要及时就医,从发病开始7-10天就可痊愈,同时应与其他幼儿隔离开,以免造成相互交叉感染。
TOP2
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护理方法:孩子一旦确诊患了水痘,应立即在家隔离直至全部水痘结痂。对于一般的水痘患儿,虽然可以不用药物治疗,但精心护理却是少不了的。护理不当,容易发生脓疱疮等继发细菌感染,致使病情加重,影响愈后。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痘患儿即使发烧,也不要服用阿司匹林退烧,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如发现患儿高热不退、咳嗽,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嗜睡等,应考虑可能发生肺炎、脑炎等并发症,此时应立即就医,不可有一刻的延误。
TOP3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护理方法:尽量少带儿童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在家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多喝水多运动多锻炼。
TOP4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护理方法:卧床休息,食物清淡易消化,多喝开水,注意皮肤、眼、口腔、鼻腔的清洁,高热的护理,注意观察病情谨防并发症。
TOP5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这种疾病发病急、传播快涉及范围广,而且有人与人接触传播、食源性传播和水源性三大传播途径,主要表现为腹泻随呕吐或发热,重者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
护理方法:如果宝宝呕吐严重,可禁食4—6个小时,但要记得补充水分,同时食物上的准备上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没有频繁呕吐但有轻度脱水的宝宝,可利用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流失的电解质。宝宝患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一般可在3—5天自愈,一般不需要进行打针吃药,尤其是不能用抗菌素,因为抗菌素并不适用于病毒性腹泻,用后反而对病情增加不必要的干扰。
TOP6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愈型(1~2周)。
护理方法: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疼痛明显,患儿大多都有拒食现象。应该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食物不宜过热,应该清淡一些,不油腻,并富有营养,进食困难时可以采取大静脉营养合剂。为防止继发感染,局部使用止痛剂和抗病毒药物,一定注意口腔卫生。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感染。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TOP7小儿结膜炎
如果宝宝一只眼睛或双眼的眼白和下眼皮内侧发红,他很可能得了结膜炎,也叫“红眼病”。当感染、过敏原或其他刺激物导致覆盖眼白和眼皮内侧的透明膜(也就是结膜)发炎时,宝宝就患了结膜炎。当宝宝的免疫系统努力抵抗感染时,他的眼睛就可能会流泪或有较多的分泌物。及时治疗结膜炎非常重要。如果你发现了以上症状,医院就诊。
护理方法:如果细菌是罪魁祸首,医生会给宝宝开抗菌眼药膏或滴眼液,用7天左右。你可能会觉得眼药膏比滴眼液容易使用,具体方法是:把你的手洗净,轻轻把宝宝的下眼睑扒开一点,沿着眼睑挤出一小段药膏。因为你一挤,药膏就会自动脱落,所以,你只需要挤到合适的位置就可以了。宝宝一眨眼,药膏就能进到他眼睛里面去了。如果用的是眼药水,就要滴在宝宝眼睛的内眼角。让宝宝闭着眼睛,可能最容意操作。当他睁开眼睛时,药水就会流进眼睛里。给宝宝眼睛上药前后你都要洗手。绝不要和别人共用同一瓶药,也不要把以前用过的药水和药膏再拿来使用。以前的药使用时已经被污染了,再用也许会使感染加重。注意,就算宝宝的症状都消失乐了,还是要在医生指定的疗程内一直用药。不然,感染还会复发。
TOP8小儿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护理方法: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同时还可服板蓝根冲剂。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三、家长注意事项
1、适时增减衣服: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初春乍暖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
2、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3、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婴幼儿必要时要吃点鱼肝油和钙片。
4、充足睡眠:春天易发生"春困",保证小儿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5、加强室外活动:春和日丽,万物生发,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能得到日光照射,吸进新鲜空气增强小儿造血及免疫功能。
6、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孩子常见传染病。
7:多喝水: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在幼儿开始活动前提醒他们喝水,这样,既可避免因出汗而导致的失水状态,又能防止因口渴而诱发的咽喉炎等。
幼儿园的预防措施1、为防止传染病幼儿进入幼儿园或幼儿把不安全的物品带入幼儿园,我园坚持每天进行晨检工作,发现疑似传染病病原或有感冒、发烧的幼儿请家长带回家观察或立即就医,以免幼儿相互交叉感染,如幼儿患有类似手足口或腮腺炎传染疾病痊愈后请家长必须出示痊愈证明方可入园。
2、全日观察幼儿精神状况,面色、食欲,大便情况,次数,测量体温,并填写班级幼儿记录表格。
3、我园尊重每一个幼儿,不仅让幼儿吃得好,睡的好,更重要让他们参加户外活动,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他们的体质,促进生长发育。
4、班级老师每天在幼儿入园前都会做好班级消毒工作,勤开窗通风,桌面、门窗等等幼儿触摸到的地方以及墙角、卫生死角全部清理一遍,为幼儿提供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
5、根据幼儿实际身体发育情况,我园每周由营养师制定合理的代量食谱,让幼儿每日摄入均衡的营养膳食。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和他们一起健康快乐地渡过这个美丽的季节吧!1
END
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