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一条关于“医院确诊鼠疫,大夫被隔离,医院急诊停诊封闭”的消息在网上和朋友圈流传。
流传的大概内容为“医院确诊了两例鼠疫患者,大夫已经被隔离,医院急诊被封闭”;伴随流言的还有“唾沫传染”等信息。
最新官方消息确认,1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救治,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
11月12日晚,医院相关负责人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问询时表示“患者医院,医院,具体情况等待官方通知。并表示“没必要恐慌,一切尽在掌控中”。健康时报记者11月12日晚上20:51分赶到医院,医院急诊已正常开放。询问多名患者家属及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急诊依然接诊,一切正常。11月12日夜间,医院急诊科。健康时报记者徐婷婷/摄
这个事情我们觉得大家一定要有个认识,特别是城市人群,为了我们嫩自己也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孩子,我们看到现在几乎所有的“科普文”都是一大段烦冗的文字,这种相信没多少人有意愿完全看完,即使看完了也未必能有切身的感受,所以我们写一点东西给大家看看,平时大家未必注意。
鼠疫属于甲类传染病听说过大名鼎鼎的“黑死病”吗?对,就是这个可怕的鼠疫!
可怕在哪里?在我国,鼠疫属于甲类传染病。
相信99%的人不知道传染病还分类?
的确是有明确分类,分类的依据是这个:
这个东西除了医务工作者和相关工作者,几乎没人会去了解吧?在中国,甲类传染病是最高层级的传染病。最高层级什么意思大家想都想得出。而中国的甲类传染病只有2个!对,你没看错,仅仅只有2个!一个是大名鼎鼎的霍乱,一个就是这个鼠疫!都是我们以前曾经听到过的“烈性传染病”!其实说来可能也有点好笑,不知道是宣传的力度不够还是大部分老百姓都接触的比较少,低一个层级的乙类传染病大家反而了解的更多。
而且乙类传染病每个都是谈虎色变的大家伙,我们看下乙类传染病有哪些,可以倒推出这个甲类传染病有多可怕。
看到没有?乙类的各个都是耳熟能详的“传染病大咖”,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脑炎、狂犬病、登革热等个个都是令人胆战心惊的名字。
显然,甲类传染病比乙类更猛!但是我们了解的却更少。
了解的越少,意味着抵抗能力越少。
我们拿一个最震撼的例子,就是年的非典。
大自然中鼠疫天然存在!鼠疫可怕就可怕在它并非是人为或者会消失的病,几乎可以这么说,我们甚至觉得是大自然故意给人类设置的一道杀手锏。为何我们一直觉得霍乱到现在为止已经如此的稀少,因为霍乱的重要传播途径是饮水。也就是说,只要水源控制住,基本大问题就没有,随着我国排水系统的建设日趋完善,自来水厂的处理手段日趋科学,很多农村也开始使用经过处理的自来水,霍乱几乎听不到了。
而鼠疫完全不一样,不需要人类传播,它本身可长期存在于野生动物体内,一旦到人身上,瞬间就就能爆发,这类传染病最头疼,其本身存在“自然疫源”。
也就是大自然中这个鼠疫就天然存在,就看你们人类碰不碰得到。
目前中国的疫源地有很多说法,有11个,有12个的,我们只查到了国家标准文献:
后续应该没有改过,目前中国是10个自然疫源地,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野外和野生动物之间天然存在鼠疫。
这次北京的锡林郭勒确诊病人所在地就是排第八位的那个。
鼠疫的分类是这样的鼠疫在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主要元凶就是下面这个鼠疫耶尔森菌。放大之后长这样:
因为这玩意是大自然天然存在,所以历史非常悠久。
它入侵人体,首先倒霉的是人体的淋巴系统。症状是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淤斑、出血。发病时淋巴结肿痛,发展迅速,第2~4天达高峰。腹股沟淋巴结最常受累,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
这就是一个病例,大腿淋巴结肿大:
看着很可怕?不,还不算可怕。
如果你不幸得了鼠疫,淋巴结已经发作,此时你还能烧高香,因为可能还有得救,这叫腺鼠疫。
如果不及时救治,继续发展下去,2个结果。
一个叫做肺鼠疫,到肺部,这个发展可以非常迅速,否则也不叫烈性传染病了,最快的几个小时就能发展到肺部,对肺形成重大感染。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接近%。临终前高度发绀,皮肤常呈黑紫色.
还有一个叫做败血症鼠疫。你们懂得,病菌进入了血液,几乎可以感染任何部位。也会引起四肢炭黑色,这就是“黑死病”的由来。
目前治疗主要靠针对的抗生素。可以想象,在历史上,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这玩意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传说中的鼠疫就不知道多少。
历史上鼠疫,都是很恐怖的公元前到前年,雅典发生大瘟疫,近1/2人口死亡,整个雅典几乎被摧毁。有专家认为此疫即鼠疫。雅典鼠疫是一场毁灭性的传染病,袭击了整座古希腊罗马城。
有明确记载的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查士丁尼大鼠疫于6世纪中叶开始至8世纪消失,在欧亚夺取上亿条生命。
第二次鼠疫从14世纪中叶开始,前后年,欧洲大陆丧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后续几乎很多国家都遭受过鼠疫的袭击。而且几乎每次都是“人死绝”后疫情才慢慢消停。
比如年的莫斯科黑死病。
很多人都看到过这个形象,鸟嘴面具,这可不是什么变态杀手的形象,恰恰相反,这个就是当时瘟疫防治医生的必备装备,为了防止传染用。
但是大家都知道,那个时候基本没什么办法,也就是说只要有这个形象出现,基本哪里就有死亡,久而久之这个形象也被人当做是死亡的象征。
鼠疫怎么从大自然传染到人类身上的?这玩意是怎么从大自然传染到人类身上的?
途径有很多,污染的土地、动物等,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跳蚤。这次北京确诊的病例目前还没宣布感染源是什么,不知道是不是跳蚤。
大家要知道,虽然鼠疫菌会让人在短时间内死亡,但是在动物身上却不会那么快,这也就是自然界长期存在的原因。
鼠疫菌到了跳蚤身上发作,这个过程甚至有点“搞笑”,它本身并不能对跳蚤如何,它能搞乱的是跳蚤的肠胃,在跳蚤的肠胃内发作,引发溃烂阻塞,跳蚤是什么感觉?
肚子饿!因为肚子里都被堵塞了,身体根本吃不饱,怎么办?疯狂的吸血。
但是此时跳蚤的“肚容量”已经很小了,根本容不下那么多的血液,跳蚤实际上是一边因为饥饿感疯狂的吸血,然后肚子塞不下又只能吐出来,吐出的血液中带了鼠疫菌,最后跳蚤的下场是活活饿死,然后人类就倒霉了。
臭名昭著的日本部队曾经就把鼠疫当成“生物武器”进行研究,杀死了很多人。把鼠疫病菌给老鼠注入,跳蚤吸了老鼠的血也带了鼠疫,这些老鼠和跳蚤就成为了最有利的细菌武器,基本上一些小村子可以达到“屠村”的效果。
这是年部队准备在野外释放跳蚤的历史照片。
而人类一旦感染上鼠疫,这个性质就彻底变了!这是当年的实况,惨不忍睹:
我们有没有看到过那些国外的科幻恐怖片,比如细菌侵袭、病毒侵袭之类的?影片中的防护人员都是全副武装的,还要高度戒备。
我们告诉大家,如果鼠疫爆发,你们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一切样子都会发生,真的。
我们要感谢他我们必须要感谢一位舍身的专家,伍连德。
是他第一个研究并提出了鼠疫不仅仅可以通过血液、食物、饮水传播,更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在他的建议下,当时打破传统土葬的风俗习惯,对尸体进行全部焚烧,有力的控制住了疫情。
他因此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的候选人,被誉为“鼠疫第一人”、“鼠疫斗士”,他的一套鼠疫的防止办法和方案对后世影响非常大。
可能你看到这里会差异?鼠疫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是的,否则怎么“荣登”甲类传染病?这不是开玩笑的。
我们来看看鼠疫的传播途径,你就知道多可怕:
1、互相说话,打喷嚏。
2、有身体接触。
3、间接,比如毛巾、碗筷、床铺等。
4、食物、水源。
5、昆虫、动物等。
感觉到了吗?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特别提示:小心这种动物!而在上述的几个报道中,我们都看到了一种动物:旱獭,俗称土拨鼠。
这个东西在目前的互联网上被严重美化了,起因是一个国外的恶搞配音视频。
“啊~~~~~~~~~”
对吧?就是这个玩意,因为土拨鼠长的萌,在目前的互联网上,大家都把它们当成“宠物”对待。
大家要知道的一点是,能被作为“宠物”的土拨鼠,基本上都是从小人工饲养,与大自然隔绝的。
而野生的旱獭土拨鼠绝对是可怕的存在!连美国CDC对于鼠疫的宣传中也把各类土拨鼠列为头等大敌。
它是传染鼠疫的重要来源之一,不仅自身可能带鼠疫菌,身上的各类寄生虫更是鼠疫菌的重要传播来源。
从我们贴出的10大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看,几乎都是它们的家园。
特别是前4位的,都有旱獭。
如何正确应对野生旱獭?两个字:远离!
有经验和知识的猎人和牧民是绝对不会去招惹土拨鼠的。
看到这些游客的画面真的是要吐血了,这可是野生旱獭啊,不是圈养人工旱獭啊,怎么能这么摸!!!
要知道,鼠疫连皮肤都可以传染的,人类皮肤是挡不住的。
竟然还有游客嘴对嘴喂食……
看看甘肃疾控的大声疾呼,游客们千万不要去接触旱獭啊!
最重要的就是别去碰。
这种行为是明令禁止的!
别说接触,就连旱獭聚集地也不能呆。
对于那些病死的旱獭绝对绝对不要接触!靠近都不要靠近!
当地人都害怕,就是那些游客无知无畏。
鼠疫属于烈性传染病,基本没有很长的潜伏期,一发病就很明显,大家积极提防身边的人有无忽然发热并且淋巴忽然肿大的情况。根据媒体的报道,首诊医生平安无事。
最后还是来一段稍微艰涩一点的科普吧!鼠疫的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南方的鼠疫(主要是腺鼠疫)多发生在春夏季节;青藏高原等地区的鼠疫(主要是肺鼠疫)多发生于夏秋季节。鼠疫的传播1.传染源(1)鼠疫染疫动物。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如鼠类、旱獭等。(2)鼠疫患者。主要是肺鼠疫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具有传染性。败血型鼠疫、腺肿发生破溃的腺鼠疫患者等也可作为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2.传播途径鼠疫可以经鼠蚤叮咬、破溃皮肤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蚤叮咬带病菌的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再叮咬人时引起感染。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少数病人是因捕猎、宰杀、剥食患病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血液,经由皮肤或粘膜的伤口而感染鼠疫病菌。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咳嗽、谈话、呼吸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传播,可以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3.人群易感性人类对鼠疫普遍易感,没有天然免疫力,在流行病学上表现出的差异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和频次有关。鼠疫的主要表现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将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轻型鼠疫和其他少见类型鼠疫。轻型病人表现为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可能伴有化脓。腺鼠疫最为常见,除全身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在蚤叮咬的局部出现疼痛、红斑,可以形成疱疹、脓疱甚至发展形成疖、痈。叮咬附近区域的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治疗不及时可以迅速化脓、破溃,使病人疼痛难忍,无法活动。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腹股沟区的淋巴结,其次是腋下、颈部及颌下的淋巴结。肺鼠疫病人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胸痛、咳嗽、咳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和发绀迅速加重,抢救不及时2到3天内死亡。败血症型鼠疫最为凶险,病人出现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便血、血尿等。病死率几乎达到%。鼠疫的诊断和治疗发病前10天内曾到过鼠疫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病人,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诊。确诊或疑似的病人,就地隔离治疗。药物首选链霉素,及时、足量、联合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可取得较好的疗效。鼠疫的预防灭鼠、灭蚤,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鼠疫的主要措施。1.控制传染源
消灭动物传染源,广泛开展灭鼠运动;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传染源,也应做好控制工作。
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坚持就地、就近隔离治疗原则,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分别予以单间隔离。同时应对直接接触者在单独隔离状态下进行医学观察。2.切断传播途径彻底灭蚤,减少被叮咬的机会。避免接触染病或死亡动物。疫区实行“三报三不”制度。“三报”: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3.加强个人防护参与治疗或进入疫区的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穿胶鞋及隔离衣。预防性治疗对鼠疫患者的直接接触者、被疫区跳蚤叮咬的人、接触了染疫动物分泌物及血液者,以及鼠疫实验室工作人员操作鼠疫菌时发生意外事故的,均应当进行鼠疫预防性治疗。药物可选用四环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磺胺、环丙沙星等。必要时可肌肉注射链霉素进行预防性治疗,疗程均为7天。对旅行者的建议世界卫生组织(WHO)虽然没有发布针对前往马达加斯加的旅行警告,然而,对前往鼠疫地区的旅行者可能面临的感染危险做了如下建议:野营或狩猎时应避免与啮齿动物接触,避免与死亡动物,感染动物的组织或物质接触;应避免前往拥挤的地区,避免与肺鼠疫患者紧密接触。旅行者应使用驱虫产品防止跳蚤咬伤,采取防蚊措施也可以防止跳蚤和其他吸血昆虫叮咬。出现突发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发炎或呼吸急促、咳嗽和/或血痰时,应立即就诊,并向医生告知马达加斯旅行史。预防性治疗仅适用于与鼠疫病例或其他高风险暴露(如感染跳蚤的叮咬或与感染动物的体液或组织直接接触)的人员。没有医疗专业人员推荐,不建议旅行者自行使用抗生素作为预防措施,除非医疗专业人员推荐。对于鼠疫,大家不必过多恐慌,但是不恐慌不代表就可以轻视,这也是本文的目的,希望各位能多长个心眼,提高对于鼠疫的认识才是科学防范鼠疫的重要环节。樱桃精选
直接点击以下关键词
-亲子-
育儿陋习
毕业季
审美教育
健康育儿
烧钱教育
教育反思
二胎
小主播
心理教育
性教育
-攻略-
水果采摘
坐月子禁忌
吃肉减肥
挑酸奶
母乳喂养
游泳馆
安全隐患
安全防范
健康陋习
教育心得
-培训-
创意美术
英语启蒙
国学
夏令营
少儿舞蹈
联系樱桃
来源:综合自中国疾控中心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