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底啥样的痣是安全的,啥样的痣会恶变呢?
以下总结了门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疑问,看看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困惑。
不同“长相”的痣,哪个更危险?!
1平的痣VS突出来的痣
痣,是一种良性的皮肤肿瘤,是由局部皮肤黑素细胞增多形成的,我们根据痣所在的皮肤层次,将痣分为:皮内痣、交界痣和复合痣。
皮内痣:常突出于皮肤(呈半球形凸起),一般很“安静”,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交界痣:大多平平的、或仅微微高出皮肤,它的“脾气”不是很好,如果经常刺激它,可能会发飙(是更容易发生恶变的一种痣)。
复合痣:常常和皮内痣一样突出于皮肤,周围还有一圈像交界痣一样平滑的晕,一般不会有什么危险,不过因为它身上有些交界痣的“影子”,大家还是要注意的。
2颜色深的痣VS颜色浅的痣
颜色深浅不是最重要的,颜色均匀的痣才更加让人放心的。颜色深但是很均匀的痣就比颜色浅但是深浅不一的痣更安全(好像一段绕口令)。
3长毛的痣VS没毛的痣
事实上,痣上长毛并不是恶变的征兆,如果痣里面有毛囊就会长出毛来,但是并不会因此增加痣恶变的风险。临床上观察到,恶变的痣往往是没毛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4出现痒疼的痣vs没感觉的痣
痣出现痒疼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担心跟恶变有关系。如果是由于局部刺激引发的炎症,会出现短期的瘙痒或者疼痛,但痣本身并没有外观上的改变,可以先观察不处理。但若持续痒疼影响生活,可以选择去除。
5娘胎带的痣VS后天长的痣
民间关于“生下来就有的痣是安全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交界痣往往生来就有,也有出生后不久出现的,但它确是更容易发生恶变的一种痣。所以,不能通过天生和后天出现来判断一颗痣的安全性。
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很简单:什么样的黑痣需要切除?可能会“坏”。
也巧了,就在今年4月,央视还专门做了一档对于黑痣的节目。节目中的嘉宾也好,现场观众也好,基本上都不了解黑痣,一旦了解了,经过节目大致科普后,整个现场一下子压抑起来了。为何?因为几乎人人身上都有黑痣!然后现场请了中国最权威的皮肤科专家之一:王宝玺医生来解答。而一旦黑痣(色素痣)变成了黑色素瘤……王医生说的非常明确,这种病要么不发,一旦查出来,基本上就迟了……那么哪些情况会导致“良性变成恶性?”一个是遗传因素,这个我们无法控制。第二个,从日常生活习惯来说,过度的阳光照射也会导致良性转恶性。(一定要注意防晒呀)第三个就是我们最担心的,也是网友们最担心的,就是开篇徐医生提到的3个高危部位,为何高危?就是因为摩擦+刺激!那么黑痣我们人人都有,那么怎么样的痣可能会“不好”?一个是尺寸,王医生给大家列出了尺寸,超过这个尺寸范围就要注意了。一旦超过10毫米,基本上不切也要切了。和徐医生提出的3个高危部位一样,王医生给我们列出了更为详细的几个高危部位:现场一位嘉宾的脚底板也有,王医生现场做了测量:虽然长在这种部位称为交界痣,不是脚趾或者脚后跟那种摩擦太大的额,但是王医生依然建议有可能的话还是去切除一下。除了大小之外还有形状,越是规整的越是好点,那种奇形怪状的,形状颜色不一致不对称的要特别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