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黄瘤
xanthelasmapalpebrarum
最近睑黄瘤来咨询的病人多了起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胖胖瘦瘦,我询问有没有高脂血症或者高脂肪饮食的时候,都说自己吃的很清淡,很少吃肉,怎么会得了“脂肪瘤”!
NONONO,睑黄瘤可不是脂肪瘤。
什么是睑黄瘤?
睑黄瘤,又叫睑黄疣,是最常见的一种黄瘤(以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的脂质沉积性疾病,也就是脂类物质堆积在皮肤)。
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50%的睑黄瘤病人合并脂代谢异常,在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中,脂质在组织中沉积,被组织细胞吞噬后形成黄瘤细胞,所以目前认为脂代谢异常、障碍造成的脂质堆积是造成睑黄瘤的主要因素。
发病人群:各年龄段均可患病,但集中在30~50岁的中年人群,其中睑中年女性最常见。
主要表现:睑黄瘤的皮肤损伤为麂皮色或橘黄色柔软的长方形或多角形丘疹和斑块(就像一块淡黄色的嫩橘子皮贴在了眼睑上),好发于两侧上眼睑和内眦周围,在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皮损可围绕眼周发生,或发生在外眦,对称分布。
并且睑黄瘤具有持久性、进行性和多发性,也就是可能保持原状长着,可能持续变大,可能长很多个。
治疗
1??药物治疗
1.代谢拮抗剂
常用的有平阳霉素及氟尿嘧啶。
两者的作用是抑制DNA合成,影响细胞代谢,最终导致细胞变性坏死,也就是让睑黄瘤从细胞开始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肝素类药物
主要为肝素钠及藻酸双脂钠。
肝素钠具有抗凝作用,能促进脂蛋白酶释放,催化三酰甘油水解,从而改善了睑黄瘤局部血液粘稠度及微血管通透性,清除了局部组织内脂类物质,从而使得黄瘤细胞得到清除。藻酸双脂钠是具有类肝素样生理活性的一种物质,其作用机制与肝素钠相似。
但是因为肝素类药物具有抗凝作用,所以要求患者的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在正常范围内,如有使用抗凝药物者需停用1周以上。
3.化学剥脱药物
主要有三氯醋酸及苯酚。
这类腐蚀性药物可将疣体剥脱,深度可达真皮网状层,使局部组织坏死、结痂并脱落。操作者使用棉签蘸取治疗浓度的药液均匀点涂在皮损上,直至皮损表面发白,间隔2周左右可再次治疗。
2??冷冻治疗
利用制冷物质如液氮接触皮损后引起局部组织的变性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时用棉签蘸取液氮接触皮损,或者使用冷冻器喷射,冻融时间约5s,每个皮损冻融2~3次,直到皮损发白。
3??微波治疗
原理是通过微波的生物组织热效应使局部病变组织达到高温,实现病变组织的凝固、坏死和脱落。常用的功率为20~25W的微波。
4??电灼治疗
利用金属触头与组织之间的极小气隙中形成的极高的电场强度产生电火花,瞬间产生极高的温度,使病变组织汽化而消失。
5??激光治疗
基于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某特定波长的激光被靶组织吸收后转变为热能,破坏靶组织,而周围组织相对不吸收;同时,激光的脉宽小于靶组织的热弛豫时间,使得靶组织产生的热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弥散至周围正常组织,从而保护正常组织不受损伤。
激光是较新的治疗方式,因其定位准确,控制精确及不良反
应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是目前愈后最好的方法。
1.超脉冲CO2激光
CO2激光被认为是剥脱性激光的金标准。
其波长为nm,作用于细胞内外水分使之产生高热并汽化,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超脉冲模式将传统的连续性CO2激光制成脉冲式发射,使得激光束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作用于皮肤,对组织进行精细的逐层汽化切削,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治疗区周围皮肤的热损伤,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增加了安全性及可控性。CO2激光还可以有效封闭小血管,减少术中出血。
2.点阵激光
基于局灶性光热作用的原理,将一束光分成若干规律排列的微光束作用于皮肤形成微治疗
区,微治疗区之间保留完整的皮肤,从而导致非常有限的坏死区域,同时通过基底细胞的横向修复,缩短恢复时间及减少并发症。
3.Erbium:YAG激光
铒激光的波长为nm,当能量达到剥脱阈值时,水以超声波的速度汽化,同时局部组织以声波爆炸的形式被去除。因其波长正好位于水的吸收峰值,所以铒激光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被水吸收,能在热损伤最小的情况下引起皮肤剥脱,能在提高治疗精准度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另外还有氩激光、二极管激光等,但由于激光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或易留下瘢痕的原因逐渐被淘汰。
6??手术治疗
根据睑黄瘤的大小和部位,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有单纯切除、单纯切除联合睑皮肤松弛矫正术、眼睑皮瓣联合眼睑成形术等。对于较大的黄瘤,需要
采用分次切除的方法。睑黄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联合眼睑成形术能够同时改善皮肤松弛。
眼睑皮肤脆弱
得病可别自理
皮肤药物激光
不行手术可取
-Ms.Wang-
扫码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