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夏天堪比蒸笼,热就算了,有时炎热还夹杂着雨水,又湿又热。
这种又热又湿的天气,给一种皮肤病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特别是,出汗以后,没有及时更换衣物,被汗液浸湿的衣物,紧贴肌肤,皮肤被压得透不过气,过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皮肤出现大片大片的“小水泡”,像这样~
痱子:热出来的「小水泡」
天气又湿又热,导致汗液不容易排除,滞留在汗腺,把汗腺顶端的皮肤角质层细胞泡肿了,从而把汗腺出口就堵住了。
逼不得已,汗液只能向周围组织渗透,进入表皮和真皮,形成凸起的小水泡,严重的导致皮肤炎症。
而且这种小水疱越捂越严重,还有可能长成红色小脓疱!
目前主要分为4种类型
①白痱
白痱因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
表现: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壁极薄、微亮、无红晕,易破溃。一般无感觉。
②红痱
红痱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
表现:多汗及摩擦部位出现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患处常有灼热和瘙痒感,并且感觉会随着出汗而明显。
③脓痱
表现:痱子顶端有针头大浅表性脓疱,脓疱内常无菌,或为非致病性球菌,但溃破后可继发感染。
④深痱
表现:密集的、坚硬的丘疹,常呈红色,患者一般无痛感,也无瘙痒感。
无论哪种类型的痱子,都不要随意用手抓挠,一旦水疱破了,容易发生感染,可致继发感染,发生毛囊炎、疖或脓肿。
其实它的应对非常简单~
做好3点,跟痱子说拜拜~
1
清洁
出汗了先冲个凉,保持皮肤的干燥、卫生,防止汗液再堵塞毛孔。
2
降温
湿热的天气给了痱子机会,应对的第一法宝就是降温,空调开起来,但是可不要低于25度,容易感冒。
3
干燥
应对的第二法宝就是干燥,保持肌肤干干爽爽,皮肤保持干燥,才能疏通毛孔,让肌肤功能恢复正常。
也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皮肤药,比如炉甘石等,帮助恢复。
当然,也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即使你做到上述3点,痱子还在,这种可能大概率是没有及时解决,病情加重了!
并且可能伴有以下症状:
涉及区域肿胀加剧,越来越红,疼痛加剧
脓从病变处流出
腋窝、颈部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发烧或发冷
这个时候就要及时就诊专业的皮肤科医生,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
再面对这种小水泡,也不慌啦~不打针、不吃药,轻松预防~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