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时家人都会很着急,除了遵医嘱的正常护理外,妈妈们还可配合一些推拿手法,帮助宝宝缓解康复。
文/月华
经常有妈妈十万火急地留言问宝宝生病了怎么办?通常宝宝们的情况各种各样。有的不仅是感冒,还有发烧、积食或腹泻,有的宝宝咳嗽又伴有鼻炎……类似这样的情况,有些妈妈就乱了,不知道怎么办。今天,分享一些宝宝常见问题的组合手法给大家。
这些手法都是宝宝常见问题最基本的处理手法。如果你是一个小儿推拿的新手,可以利用这些基本手法帮助宝宝缓解症状。如果你对小儿推拿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把这些基本手法搭配起来使用,更是能有效帮助宝宝抵御疾病哦!
◆◆◆◆◆
退烧手法
大多数宝宝生病的最初症状都是发热,所以发热是大家问的最多的手法:
温度在38.5度以下,让宝宝多喝水,不用处理。
38.5度-39度,清天河水-次。
39-40度,每50次清天河水搭配5-10次打马过天河。
40度以上,退六腑次。
如果宝宝高烧不退,还需要配合吮痧。
◆◆◆◆◆
发汗手法
有时候宝宝头、身体很烫,但却手脚冰凉,宝宝一个劲的说冷,这是宝宝处于寒战期的表现,这个时候要用发汗手法帮助宝宝体温上升,把汗发出来。出汗能带走高温,出汗后,宝宝的体温就能迅速下降。具体手法是:
推三关次,按揉外劳宫1分钟,掐心经1分钟,掐揉二扇门1分钟
如果用了这套手法,宝宝手脚不凉了,温度升高但不出汗,这个时候就用前面的退烧手法再处理。
◆◆◆◆◆
外感手法
当宝宝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头疼等感冒症状时,可以用这套具有疏风解表、止头疼功能的外感手法,这套手法无论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或是流感、病毒性感冒,都能使用并迅速见效。
具体手法为:
开天门次,推坎宫次,揉太阳1分钟,揉耳后高骨1分钟,拿风池2-3分钟
◆◆◆◆◆
止咳手法
宝宝如果突然咳嗽起来,需要用止咳手法,这套手法在咳嗽刚刚开始时使用效果尤其好,寒咳、热咳、积食性咳嗽都可以用这套手法:
分推肩胛骨5-10分钟,按揉肺腧1-2分钟,按揉天突1分钟,按揉膻中1分钟
◆◆◆◆◆
化痰手法
如果宝宝咳了一两天后,开始有痰出现,或是能明显听到宝宝嗓子里有呼哧呼哧的痰音,这时就要用健脾化痰的手法帮助宝宝把痰往外排,具体手法是:
运内八卦次、按揉掌小横纹1分钟,按揉膻中1分钟,分推膻中次,按揉中脘1分钟,分推腹阴阳次,按揉丰隆2-3分钟
◆◆◆◆◆
止喘手法
宝宝气管本来就没发育好,有些宝宝又不会吐痰,咳嗽痰多的时候宝宝就特别容易出现咳喘。当宝宝喘的比较厉害的时候,赶紧用止喘的效果,很多妈妈用过后,都反应效果非常好,具体方法是:
华佗夹脊10-20分钟,如果宝宝喘的不厉害,做10分钟,喘的特别厉害时做足20分钟,止喘的效果特别明显。
逆运内八卦-次,按揉关元3-5分钟,按揉足三里3-5分钟
◆◆◆◆◆
止鼻涕手法
如果宝宝鼻塞、鼻涕流个不停,就可以用止鼻涕手法:
上下擦鼻翼次,按揉迎香1分钟
如果你感觉没效果,可以增加推拿次数和时间,有妈妈在宝宝鼻涕流个不停时,直接做到上下擦鼻翼次,宝宝的鼻涕马上就止住了!
◆◆◆◆◆
扁桃体炎手法
如果宝宝是扁桃体发炎,需要用扁桃体炎的手法:
吮痧天突到扁桃体外方、吮痧天柱骨,推天柱骨次,按揉扁桃体外方1分钟,清肺经次,清大肠经次,掐少商1分钟,按揉合谷1分钟
◆◆◆◆◆
积食手法
宝宝肠胃弱,一旦大鱼大肉,或者摄入过多甜食、零食,就特别容易积食。宝宝积食后,会不爱吃饭,舌苔黄腻,这时要赶紧用处理积食的手法:
掐四缝15-20遍,清胃经次,揉板门1分钟,运内八卦次,捏脊10-15遍
◆◆◆◆◆
止泻手法
有的宝宝一不小心就会拉肚子,宝宝拉肚子时妈妈可以帮他:
逆时针摩腹5分钟,揉脐2-3分钟,推上七节骨次,揉龟尾1分钟
◆◆◆◆◆
止呕手法
有的宝宝会上吐下泻,如果宝宝狂吐不止,可以马上用止呕的手法:
推天柱骨3-5分钟,揉板门1分钟,逆运内八卦次
◆◆◆◆◆
便秘手法
有的宝宝动不动便秘,处理便秘的基本手法是:
清大肠经次,顺时针摩腹5分钟,揉脐2-3分钟,推下七节骨次,揉龟尾1分钟
◆◆◆◆◆
腹胀腹痛手法
如果宝宝肚子涨,肚子痛,妈妈可以用下列手法帮他缓解疼痛:
按揉板门1分钟,运内八卦次,按揉中脘1分钟,按揉天枢1分钟,拿一窝风2-3分钟,捏脊5-10次
◆◆◆◆◆
清热透疹手法
这是处理宝宝各种疹子最好用的一套手法,不管宝宝是湿疹、幼儿急疹,或是麻疹、水痘、脓包疹、荨麻疹、急性过敏等都可以使用这套手法,这是清热和透疹两套手法:
首先是清热手法:清心经次,清肝经次,清大肠经次,清肺经次,清天河水-次,从上往下捏脊10次,按揉涌泉1分钟;
接着用透疹手法:按揉合谷1分钟,按揉曲池1分钟,拿百虫3-5分钟,按揉三阴交1分钟
◆◆◆◆◆
固表止汗手法
宝宝生病后,如果突然出现汗多的症状,这是肾虚的表现,这时需要用固表止汗的手法:
补脾经次,补肺经次,补肾经次,揉肾顶1分钟,捏脊5-10遍,按揉命门、肾俞各1分钟
◆◆◆◆◆
补脾手法
宝宝疾病后期,快好时,一定要补脾,脾是根本,不管任何疾病,末期都需要用补脾手法来提升正气,尤其那些一直好不断根的问题,一定要用补脾手法帮助宝宝把正气补足,这样才能赶走外邪,具体手法为:
补脾经次,补肾经次,补肺经次,按揉中脘1分钟,按揉足三里1分钟,捏脊10次,温热脾俞、命门、肾俞各1分钟。
◆◆◆◆◆
滋阴手法
十个宝宝八个热,而更多的宝宝不是热,而是阴虚,宝宝阳气盛,但阴液不足的时候,宝宝正常的阳气也会显得多余,这个时候要赶紧给宝宝滋阴,具体手法是:
阴阳平衡法:推三关次,退六腑次;推三关次,退六腑次;推三关次,退六腑次。
按揉内劳宫1分钟,按揉外劳宫1分钟,按揉二马穴1分钟,按揉足三里1分钟,按揉太溪1分钟,按揉涌泉1分钟,从上往下捏脊5-10次
如何分辨宝宝究竟是内热还是阴虚呢,宝宝如果真的是内热要怎么办,可以点击右侧《十个宝宝八个热,想要宝宝不生病,这些祛热的方法赶紧用起来》了解。
◆◆◆◆◆
月华答关于推拿的2个问答
问:推穴位分左手和右手吗?
左右手的穴位是对称的。左右手都要,例如文中说推某个穴位下是单手的,有时间做两只手,没时间做左手。
问:宝宝喜欢动,能在宝宝睡着时做推拿吗?宝宝睡着做有效吗?
背部和头部穴位尽量醒着去做,手部腿部穴位可以睡着做,不是因为效果,而是避免打扰睡眠。换言之,睡着醒着都可以,前提是不要影响到宝宝睡眠。
END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