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有“境界带”现象的皮肤病”专题演讲中,医院的刘业强教授首先详细解释了皮肤病理中的“境界带(GrenzZone)”现象。病理学家在观察面部肉芽肿时,发现表皮和其下面的炎症性浸润之间的一个狭窄的真皮乳头层未受累的区域。遂将这一特征命名为“GrenzZone”,翻译为“境界带”。随后发现,在许多炎症性皮肤病、感染性疾病、实体性肿瘤以及一些罕见疾病等皮肤病中的病理表现中都存在这一现象,而且,不断具有境界带的新报道的疾病。随后,刘教授展示了多种具有“境界带”现象的皮肤病的临床和病理图片。
面部肉芽肿的临床图片:临床表现为面部红色丘疹结节,融合成斑块,组织病理示,真皮内致密炎症细胞浸润,但在表皮下方有一明显的无细胞浸润带。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的临床图片:双肘部伸侧隆起性结节。
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图片
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图片
B细胞假性淋巴瘤的组织病理图片
栅栏状有包膜的神经瘤的组织病理图片
原发性肢端结节性黑素瘤的临床图片
非典型性纤维黄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图片
骨癌皮肤转移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图片
中国医院的贾虹教授则向与会者展示了常见皮肤病的指甲表现图片。演讲开始,贾虹教授介绍了指甲的结构和功能:对指(趾)末端的保护作用,避免外伤;感受精细的触觉;重要的搔抓器官,抓握和操作功能;美化和装饰作用。随后,教授介绍了疣、银屑病、连续性肢端皮炎及掌跖脓疱病等的指甲表现。
疣的指甲表现:甲周和甲下疣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侧缘甲皱襞是最常累及的部位,皮损表现为疣状圆顶丘疹或结节,表面粗糙,可以导致甲分离。
银屑病的指甲表现:银屑病中甲受累很常见,高达78%的皮肤损害患者可有甲受累。最常见的甲受累为点状凹陷,随之颜色改变(油斑和变白)、甲分离和甲下角化过度。可因病情的控制,病甲可以恢复正常。甲下炎症导致甲的改变。
连续性肢端皮炎及掌跖脓疱病的指甲表现:慢性、复发性、无菌性脓疱型皮肤病,前者常有外伤史,局限于指端皮肤及指甲:后者易在掌部大小鱼际处、足弓及侧缘部位发生,红斑基础上无菌性小脓疱,伴脓疱,可对称,也可单侧发生。
甲营养不良的指甲表现: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少见疾病。特征为甲出现纵嵴、变脆、失去光泽、甲变薄,也可有点状凹陷,全部甲可同时受累或分期受累;皮肤、毛发、牙齿和粘膜均正常。
雷诺氏症(肢端动脉痉挛症):肢端小动脉受情绪、寒冷等因素刺激后发生痉挛、缺血性反应,皮肤相继出现发白、青紫、潮红等损害,自觉疼痛和麻木,最终可至局部溃疡、坏疽。指甲营养障碍而致脱落。
甲下外生骨疣:常伴有疼痛的良性肿瘤反应性疾病,好发于远端指趾骨,继发损害上面的甲单位形成甲分裂、甲下角化过度和甲分离。多见于趾骨,好发于女性(2:1)。皮损为肉色或红色质硬结节,有时触痛,多数有外伤史。
最后,感谢刘业强教授和贾虹教授精心准备的演讲,在此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以及为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事业作出的贡献!至此,大会交流专场演讲圆满落下帷幕。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