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虫咬第一篇:放手吧,不然只会伤得更深!
作者
兰蕙
来源
急诊与重症频道
夏季出门或待在家里,免不了会有这种小虫子落到身上。这个时候,若被你“啪”的一下,知道会发生什么吗?
捏死这个小虫子,大概也会“害死”你自己
当虫体被打死或捻碎时,则会造成毒液大量溅出,形成皮肤糜烂。若手指沾到毒液,再去触碰别处皮肤,还会将毒液散布开来而引起广泛的病灶。
为什么这种虫子那么可怕?
因为它会分泌毒素。这种毒液化学成分复杂,含有醛类、醌类、萜类,呈强酸性,具有较强的溶血能力,其毒性超过眼镜蛇毒。
当这个小虫子在皮肤上爬行时,会从关节腔中分泌出体液,从而引起皮肤病变,造成线状的病灶(图1)。
图1:该虫子接触后皮炎
请记下这些病灶的特点。
皮损处表皮轻度角化、水肿、液化或坏死,真皮上部水肿、有灶性出血或坏死,小血管扩张充血,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皮损形态为点状、线条状、菱形、片状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晰,红肿上有较密的丘疹、水疱、小白点或小脓疱,部位表面有糜烂、炎性渗出物,线状皮损犹如指甲抓伤一样,形态多异而不规则。
皮肤接触毒液数小时至48小时,病人自觉症状有皮肤痒、痛、烧灼感,患处呈红斑水肿、随后出现水疱、脓疱;病程最短4天,最长20天,发病第2-5天内患者症状最严重,色素斑可持续数月。
这样的皮疹,需要与带状疱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鉴别。
这么要命的虫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它叫隐翅虫,我们一般都见过,只是之前不知道它的名字。
想不起来没关系,我们先来张“真虫照”(图2)。
图2:隐翅虫
其中对人体有危害的为毒隐翅虫。
隐翅虫有这些特点:
其成虫小到中型,细长,两侧略平行,或末端尖削,略扁平,外形很像大蚂蚁。
整个身体由黑黄二色相间构成。头黑色;触角丝状或棒状,较长,一般10-11节。前胸、腹基部桔红或桔黄色,有翅两对,前翅很短且坚硬,呈金属蓝色或绿色,腹部全裸;后翅膜质,长而大,飞行时展开,静止时折叠在前翅下面。3对足黄色或黑色;腹部除腹末黑色外全为黄色;尾部有两个尾刺。幼虫细长,除无翅外,形似成虫;触角3节;腹部第9节有尾突一对。
虽然大家很想捏死它,但是不得不说,其实它是益虫。毒隐翅虫主要生活在潮湿的农田、菜地、杂草丛中,成虫的食物范围很广,可捕食多种农田害虫。
这种虫“欠揍”的原因,可能跟它的“业余爱好”有关。
毒隐翅虫的成虫白天多在作物或杂草间爬行,很少飞行;受惊吓时快速爬行或短距离飞行;夜晚有趋光向高飞行的习性。
隐翅虫趋灯时间为19:00-23:00,21:00前后是成虫扑灯的高峰时间,雌性数量明显多于雄性。
5-8月隐翅虫喜飞的高度是楼房的第4-5层;进入9月份,隐翅虫趋光飞行高度增加,第6层楼的趋灯虫数增多。
面对隐翅小飞虫,该怎么正确处理?
切记,面对这些小飞虫时,请:“以德报怨”发扬传统美德。有时候,我们需要考虑“止损”:当损害已然形成,只好尽量把它压到最小。
发现该虫附着皮肤时,我们可用嘴吹掉或用他物将其拨掉并及时用肥皂水清洗。
一旦得了隐翅虫皮炎,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1.尽早用肥皂水洗涤或涂以碱性溶液,忌用强碱性溶液。可用炉甘石洗剂,3-5次/日,或1:的高锰酸钾液、5%的碳酸氢钠液或10%的氨水等湿敷患处;
2.局部以止痛、解毒、止痒、消炎为主,合并全身感染和全身症状者可选服抗过敏药物或者激素类。
当年,一患者家属在急诊室捧着一坛药酒喊:“医生,我爸发病前就是喝了这个药酒”。然后我们蹲在地上把中草药一个一个扒出来,发现“罪魁祸首”是“曼陀罗”。所以说,炎炎夏日,不可避免哪天患者捏着一只虫子问“医生,我就是被这个虫子咬了,这是什么虫子?”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像博物学家一样,缓缓道来……
参考文献:
1.刘昌利,梁俊.毒隐翅虫的毒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06):62-63.
2.柳小青,马红梅,王宗德,郑卫青,陈海婴.毒隐翅虫的危害与防治[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05):-.
3.苏新民.夏季谨防隐翅虫皮炎[N].上海中医药报,-08-19().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