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左肱骨)骨内髓脂肪瘤。
髓脂肪瘤系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和造血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肾上腺是最常见的罹患部位。但也有近40例报道发生于一些少见部位(如骶骨前区、肾门、肺、纵隔及肝等)。鉴于其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诊断并不困难。原发于骨内的髓脂肪瘤极其罕见,检索Medline数据库,仅见4例报道。
骨内髓脂肪瘤组织学特征:①造血细胞与脂肪组织的比例,即造血细胞的增生程度在病变内的不同区域变异明显,系髓脂肪瘤内局部区域仅呈脂肪瘤样分化而无造血成分出现。②髓脂肪瘤网状纤维水平较骨髓组织升高,均≥
(+++)。③骨内髓脂肪瘤内可观察到成熟淋巴细胞聚集灶。④髓脂肪瘤病变内均存在一些管腔扭曲的厚壁小血管,大小似小静脉。
骨内髓脂肪瘤一般表现为受累部位的慢性疼痛。影像学特征呈边界清晰的低
密度溶骨性病灶,可伴有周边部的不规则硬化,但皮质骨均无破坏或变形。镜下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为骨小梁萎缩消失,为分化成熟的脂肪与造血细胞所替代,造血细胞增生正常或较活跃。
骨内髓脂肪瘤还需与某些少见的病变相鉴别:
①局灶造血组织增生:影像学也表现为溶骨性瘤样病灶,镜下由脂肪和正常分化的骨髓细胞构成,临床上患者无特殊症状而偶然发现,与骨内髓脂肪瘤较相似,但无疼痛症状;病灶内骨小梁仍存在,部分萎缩变薄或断裂,而少数可增厚;外周皮质骨受压变薄,局灶可断裂,增生的骨髓组织可累及周围软组织。
②骨髓组织局灶结节性增生:影像学呈孤立的溶骨性病灶,组织学特征为骨髓细胞局灶性高度增生,与骨内髓脂肪瘤不同的是骨小梁结构完整。
③骨纤维结构不良:病变在髓腔内长管状骨的干骺端或骨干,病变部位表现为模糊的髓腔内低密度区,为“磨砂玻璃状”。可见不规则的骨纹理,骨质有不同程度的扩张,骨皮质变薄,病变区与正常骨质间界线明显。可看到反应性硬化缘,无骨膜反应。
---病例来源于华夏影像诊断每周读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