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问题从青春期开始就伴随着广大女性,很多人都长期受痘痘困扰。许多女性都知道痘痘不能轻易挤,却总也控制不住自己。其实有些痘痘挤了反而对恢复有帮助。
脓包型痘痘
脓包型痘痘,是比较严重的痤疮种类,主要的表现为炎性丘疹和脓包。如果不经治疗或处理不当,就会进一步感染变成脓疱。
脓包型痘痘留疤可是非常容易的,所以一定要非常小心的护理。最好的方法当然是防患于未然啦。而且脓包型痘痘非常顽固,且容易复发,在同一个地方有个能频繁长痘,非常伤神。对于这内痘痘,越早介入外力治疗越好。
脓包型痘痘怎么治?
首先,这类痘痘最好不要去挤。挤压会引起更疼痛,甚至出现感染的情况。一感染,痘痘愈合时间将变长,甚至可能久久不愈,脓包溃破还可能留下难看的疤痕。
对待脓包型痘痘,中医讲究内调外祛。
内调,即饮食调理。需要做到以下3点:
1、尽量不吃辛辣油腻、易上火之物,饮食需讲究清淡,多食果蔬。
2、多喝水,可适当口服一些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活血的中药方剂。如生地、当归、桃仁等药物,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可加速局部微循环,排除体内毒素。
3、每周煮些粥类来吃。譬如绿豆薏仁粥、红豆薏米粥、小米粥等,具有很好的美容养颜之功效,可帮助消减痘痘以及消除早先留下的痘印。
外祛,即使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医院看皮肤科,医生通常都会给你一些外擦药物,比如阿达帕林凝胶,具有抗炎特性,可以有效的治疗面部痤疮。
需提醒大家的是,不要随意使用“祛痘产品”,乱擦可能致使痘痘更严重。医院看一下,确定你的痘痘是属于什么性质,由什么引起的,再对症下药。
粉刺
黑粉刺
黑头粉刺又称黑头,为开放性粉刺,毛囊皮脂腺内被角化物和皮脂堵塞,而开口处与外界相通,形成开放性粉刺,表面看起来是或大或小的黑点。
常见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好发于面部、前胸和后背,尤其是鼻子的小黑头最多。其特征为明显扩大的毛孔中的黑点,挤出后顶端发黑,形如小虫。
白粉刺
白头粉刺,我们称之为封闭型粉刺,封闭型粉刺在临床上是比较难治愈的。白粉刺是由于毛囊皮脂腺口被角质细胞堵塞,角化物和皮脂充塞其中,与外界不相通,形成闭合性粉刺,看起来为稍稍突起的白头。
粉刺怎么治?
粉刺不挤,它就一直存在,可能一两年都不见好转。如果想好得快,看见明显有“内容”的痘痘,可试着把里边的东西挤出来,不过挤的方法得讲究。
挤粉刺的正确做法:
1、洗干净水,先用洗手液搓洗,再用医用酒精擦拭双手。
2、在痘痘周围擦柔软角质的化妆水,可减少挤出痘痘的难度。
3、不要用手指甲挤,很容易留疤。有专用的挤痘针,先用酒精消毒两头,然后用尖刺刺破痘痘,接着将钢圈套在痘处往下压。注意,既然挤了,就彻底点挤干净,别留油脂,不然又会重新生长。
4、挤完了,用棉签蘸上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减少发炎的风险,也能让红肿更快消退。从挤痘痘开始到它愈合,都要注意别用水触碰哦。
5、日常出油多,不要一味控油和去角质、各种洗面奶洗脸,关键是要补水,促进水油平衡。比如小九最近就带了个喷雾到公司,时不时喷两下,皮肤状况会好很多。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痘痘问题
中医学面诊当中认为,面部能够反射脏腑的功能状态,通常来说,面颊部属肺肝(左属肝,右属肺),额部属心,鼻周属胃,口周属脾,下颌属肾。如果面部长痘,有可能就是相应的脏腑功能出现失调,或者多脏腑的功能出现失衡。因此,痘痘出现在不同的部位,要用不同的方法调理身体,才能从根本上取得“战痘”胜利。
春夏季节更易长痘
从季节来说,春夏季一般比秋冬季更容易长痘。因为春夏气温升高,容易产生湿热盛、肝火旺等症状,而面部长痘(痤疮)正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和,导致的毒火内炽,久蕴不解,最后凝滞于面部形成的。传统中医学认为,“血毒由五脏蕴热,注入血脉,与血搏击,致使血液不清,混浊,从而使皮肤滋生病状”。
换句话说,治愈皮肤病的关键在于去除“血毒”。因此首先要以内调外养的形式来治疗,通过中医师对症开中药熬水,可有效清血解毒、消肿止痒。此外,对于长痘痘的人,面部的清洁非常重要,建议平时只用温水洗脸。对于皮肤油性较大、在油腻温度较高环境中工作或经常锻炼的人,可适当增加洗脸的次数,外出回家后应该及时清洁面部。
面部痤疮的患者最好不要用粉底遮瑕,遮瑕类的化妆品很容易堵塞毛孔使暗疮加重。出现的痤疮最好不要自己处理,更不要用手去挤压,以免引起化脓、发炎、疤痕和色素沉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面部不同部位长痘,是哪个脏腑出现问题。
额头长痘,先养心
额头属心,思虑过度、劳心伤神的人容易心火过旺,对应在脸上,额头就容易长痘。这样的人一般常伴有入睡困难、多梦、失眠、心烦等问题。因此额头易长痘的人应以养心为先。
中医支招:可以用莲心泡茶饮,吃些保心养颜的食物如茯苓、坚果、黄豆、黑芝麻、小枣、莲子,还应特别注意睡眠。
鼻周长痘,降胃火
鼻周属胃,鼻子周围是医学上认为的“危险的三角区”,其出现痘痘一般是胃火旺盛等表现。鼻子周围出现痘痘应该特别注意不要挤压,因为此处神经等分布集中,防止出现感染等症状。
中医支招:此类患者可以多饮普洱茶,多吃些绿豆、丝瓜等食物,要注重调理肠胃,保持大便通畅。
脸颊长痘,注意肝肺
颊部属肺肝,脸颊长痘一般是肺热、肝气郁滞等表现。体质湿热的人特别容易在脸颊长痘。此外,女性在月经期前后容易脸颊长痘、经期易烦躁等症状的女性要注意调节心情,避免肝气郁结,导致脸颊生痘。
中医支招:体质湿势的人平时喝些菊花茶、枸杞茶,戒除烟酒,少食辛辣香燥的食物,还要注意多运动。女性在月经期前后易长痘,可以通过中药、针灸等进行调理月经,从根本上去治疗。
口周长痘,要健脾
口周属脾,嘴巴周围不断冒痘痘,要注意健脾的调护。如果口周鼻翼两侧都经常冒痘,一般认为是属消化系统的紊乱造成,在南方现在潮湿气候下,更多地考虑脾虚湿盛的原因,生活中应该注意调脾胃,健脾利湿为主。
中医支招:可以吃些薏米粥等来健脾。
下颌反复长痘,要补肾
下颌主肾,体质阴虚者容易在下颌长痘。相对于其他部位,下颌长痘更严重一些,如果在耳际、脖子和脸交界处产生硬痘痘,且反复爆发,最好通过医生的诊治,对症处理。
中医支招:生活当中注意调理,可以饮西洋参茶,略加枸杞、黄精等服用。
中医提醒,面部痘痘不是只出现在一个地方,脸上的痘痘经常在不同地方交替长出的,也可以从痘痘的形状特征简单判断哪些脏腑失调。面部、背部等出现细小、色白的痘痘,多为肺热所致,需要注意清肃肺气的通畅,可以饮用百合雪梨水来润肺。如果面部出现红硬、按之疼痛的痘痘,通常是湿热所致,此类患者要多注意自己的消化系统,少吃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是关键。
不过,粉刺挤完可能面临毛孔变大的问题。这时候你就得:
1.管住嘴,少吃油腻多吃含维生素B多的食物;
2.管住手,不摸脸、少玩手机、定时睡觉;
3.迈开腿,多做运动,让身体内部循环更协调。
更多养生知识,御翰国医古方告诉您↓↓↓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