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酷夏,没去泳池泡过的人生不叫人生。就算是去下饺子,也是愿意的~但是公共泳池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泳池里的水到底干不干净?在泳池里会染上乙肝艾滋等传染性疾病吗?我们去游泳需要注意什么呢?
干净的泳池应该清澈无味
闻到氯的气味并不表示干净
游泳池里的水一般都要经过氯消毒,所以有些人就认为泳池一定要闻到氯的气味才算是干净。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氯过量会产生刺激性,还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伤害。一般正规的泳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水,这样才可以保证水是干净的。若是长期不换水,就很容易滋生细菌。人一多,感染上细菌的可能性就增大,而且泳池的水看起来浑浊的话,就说明水中细菌和有机物含量都比较高,有可能存在感染或危害健康的情况。另外,一旦发生危险,水的浑浊程度会给救生员带来救援难度。
游泳池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1、浑浊度≤1NTU
2、PH值7.0~7.8
3、尿素≤3.5mg/L
4、菌落总数(36±1℃,48h)≤CFU/mL
5、总大肠菌群(36±1℃,24h)每mL不得检出
6、游离性余氯0.2~1.0mg/L
7、化合性余氯≤0.4mg/L
8、臭氧(采用臭氧消毒时)≤0.2mg/m3以下(水面上空气中)
9、水温23~30℃
公共泳池里不会传染乙肝、艾滋
你以为乙肝、艾滋等病毒那么容易传染的吗?它们的传播途径并不是通过游泳传染的,虽然乙肝病毒抵抗力比较强,但氯消毒剂和氧化剂都能将乙肝病毒破坏掉,即便是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游泳,但是在氯消毒剂的消毒和大量水的稀释下,病毒传染的成功率几乎是微乎其微。而且艾滋病病毒的活性比乙肝病毒要低得多,一旦离开了携带者的原体,基本就存活不了了。况且氯消毒剂完全可以对付这些病毒,去游泳真的无需担心。
但是,下面这些疾病会传染
虽然乙肝、艾滋等病毒不会通过泳池传染,但并不说明不会传染其它病了。最常见就是皮肤病,尤其是以足癣为代表的真菌性皮肤病。另外,一些细菌性皮肤病,如脓胞疮等也很容易在泳池中传播。
有皮肤病的人不得入水
有些人一游泳回来眼睛会不舒服,出现疼痛、红痒、流泪、畏光、充血、水肿等常见的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如果要去游泳,不论从卫生还是安全角度着想,都应该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的泳池。游泳前要用不含抗生素类的消炎眼药水洗眼,泳后如果觉得眼睛不舒服,或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可以滴含有抗生素成分的眼药水。
除了泳池外,游泳池的其他公共场所也容易传播疾病,比如洗浴间的栏杆、水龙头等都是疾病传播设施。所以啊,个人的洗浴用品和换洗衣物不要随便放,更不要和其他人共用哦~最好就是自备袋子装好自己的衣物和用品,回家后也要及时用清洗剂清洗。
游泳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在水中“嘘嘘”
公共泳池是大家的娱乐场所,最好每一个人都不要随处大小便。但总有那么些人,喜欢就地解决。水质与健康委员会的调查发现:每5个成年人当中,就会有1人在泳池内小便。大人在游泳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让孩子知道,无论大便还是小便想上厕所就一定要离开泳池,不可以就地解决。对于较小的幼儿,大人要紧盯着孩子的尿不湿及动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要让正在腹泻的孩子进入泳池。否则,真的是很让人气恼。
2、戴好泳帽和泳镜
戴泳镜是为了避免泳池中的化学物质或细菌感染、伤害到眼睛,从而诱发眼病。小孩子最好是戴上泳镜,戴泳帽则使防止头皮屑和掉落的头发,阻塞泳池和污染环境,避免在不经意间降低泳池水质。
3、游泳前后,都要洗澡
水质和健康委员会研究调查报告中指出:几乎有70%的人游泳前都不会洗澡。这就表示,除了“嘘嘘”和便便外,泳池水中还存在:人的汗水、人体污垢和散落的死皮。池水中众人的体液和排泄物,这些都是造成游泳之后“红眼病”的重要原因。泳后洗澡是为了将身体洗干净,所以说啊,游泳前后都要洗一澡。既不能将自身的体液和污垢带到干净的泳池中,也不让泳池中的有害菌和有机物停留在身上。
游泳也要多注意健康,大家都知道了吗?为自己,为他人,健康游泳做起来!
8.18来五星换季扫货!
家电5折起步8.18折封顶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