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孩子身心尚未成熟,他们的健康和安全需要老师的用心呵护,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知识和能力是幼儿教师的必备技能。红井幼儿医院院长、医生对全体保教人员进行应急救护培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制定方案
为保证培训活动顺利进行,红井幼儿园保卫处精心制定了培训方案。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指导方针,提高教师的应急救护能力,预防突发事件引起的盲目、慌乱现象,特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并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的
进一步提高我园教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教职工处理突发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护能力,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二、培训对象
红井幼儿园全体教师
三、培训时间
年10月12日(星期五)下午17:00
四、培训地点
多功能室大厅
五、培训方式
医院院长和医生来我园进行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现场培训。
六、培训内容
(一)救护新概念及日常意外的简单处理方法。
(二)气道异物梗塞的预防和现场急救。
(三)意外伤害救护和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
(四)心肺复苏适合对象和具体操作流程。
七、主要工作分工
(一)负责培训活动的统筹、组织、协调(刘琴)
(二)做好培训记录、教师考勤工作(罗素兰)
(三)活动现场的拍摄和宣传报道工作。(张佩琦罗素兰)
(四)保健医生需提前到场准备好一体机,负责协助一起进行培训。
(五)保安需在前一天在多功能大厅准备25张桌子和军用垫若干,有序摆放。
现场直播
培训以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不仅增强了老师的应急知识,更提高了救护水平。
外伤应急处理知识
潘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幼儿割伤、抓伤、烧烫伤、骨折扭伤、流鼻血等意外伤害的处置方法,介绍了应急救护的原则等诸多类型的医护理论知识。
潘医生详细讲授中
满满干货,宝爸宝妈赶紧收藏!
幼儿园外伤的处理
外伤一:割伤
割伤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损伤。被刀割伤的时候,先用清洁物品止血,再用绷带固定住。当伤口流血不止时,就要用直接压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压住伤口,依靠压力阻止血流,使伤口处的血液凝成块,或用干净纱布压迫伤口止血。如果是手指出现割伤,而且伤口流血较多,应紧压手指两侧动脉,在施压5~15分钟后,一般便可止血。如果是其他部位割伤,均要加压止血。如果实在止不住血,可用橡皮筋在出血处以上部位扎紧,阻断血流,医院处理。每次橡皮筋止血扎紧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不然会因为血流阻断时间过长而导致肢体坏死。 在出血停止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用消过毒的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请注意,较深、较大的伤口或面部伤口,医院处理,必要时予以缝合,以免留下过大疤痕。外伤二:有瘀血 淤血多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所以在完整的皮肤上可以看到一片瘀青,此时外渗至皮下的血液已属异物,而且皮下神经丰富,因此疼痛感明显。如果皮肤上出现瘀血,应赶紧用凉水或冰块冷敷消肿。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那就将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肿。在发生瘀血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能被机体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2周。外伤三:抓伤 小宝宝聚集在一起玩耍时,都容易被小伙伴抓伤,如果问题不大,适当消毒处理一下即可,不久就会自然痊愈。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伤口的时候要用流动的水。如果伤得比较重、同时出现发烧,或者被小动物抓伤,应赶紧就医治疗。外伤四:砸伤或挤伤 在门缝中被挤伤或被石头等坚硬的东西砸伤时,要注意用冷敷。对于砸伤的伤口来说,绷带缠得过紧只会增加伤痛,没有什么治疗的意义。如果在门缝中被挤伤,而且伤口内部因充血呈现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现了骨折,应尽快就医。
外伤五:被动物咬伤 被狗、猫等动物咬或抓伤后,切忌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病毒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系统。可彻底冲洗,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剂或对狂犬病毒有可靠杀灭效果的碘制剂、乙醇等,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在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抹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对未伤及大血管的伤口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必包扎。对需要缝合的较大伤口或比较严重的面部伤口,应在清创消毒后先用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浸润伤口,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再予以缝合和包扎。如果伤口比较深或大,可放置引流条,并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外伤六:擦伤 擦伤是指宝宝摔倒擦破的伤口,仅仅是表皮受伤,所以伤势比较轻微,在家治疗就可以了。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红药水)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如果家里没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位置很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宝宝就医。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宝宝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外伤七:裂伤 原则上24小时之内缝合就可以了,不过,如果是脸部受伤,就要及早缝合。还有,严重的裂伤拖的时间越久,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可能导致病情迟延或者残留伤疤,所以应及时就医。外伤八:刺伤 如果被钉子、针、玻璃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不易被排出,所以容易引发炎症。假如被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患上破伤风的危险,所以务必要及时就医。 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这时会有血流出,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所以,处理刺伤伤口时要把手洗干净,并使用消过毒的器具。如果匆忙用手处理刺伤伤口,反而可能导致细菌入侵、产生炎症。 有可能的话,要先找出是何种异物导致刺伤。假如是玻璃碎片,则可能伤害宝宝的肌肉或血管,因此,一定不要在家自行处理,医院。因为一旦处理不当,会导致流血更多甚至损害内脏、血管。如果被刀具或铜铁制品刺伤,医院注射破伤风针。 如果导致刺伤的异物不是玻璃,而且有一端裸露在皮肤外,可取一把镊子,将镊子末端放在火焰上进行消毒,待镊子冷却后,一边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使宝宝不会太紧张,一边轻轻用镊子夹出异物。 如果异物留滞在皮下,可用火焰消毒缝衣针,或将其放在消毒酒精、消毒水中浸泡几分钟。在异物所处的皮肤部位放一块冰,使皮肤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使异物暴露出来,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异物夹出来。 如果是铁钉导致刺伤,应首先拔出铁钉。用消过毒镊子或小钳子,顺着铁钉扎入的方向外拔出,拔出时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晃动,以减少对周围机体组织的损伤。 如果铁钉已拔出,可用力在伤口周围挤压,挤出瘀血与污物,以减少伤后感染。如果铁钉断在伤口里,应让宝宝马上停止走动,并将取出的部分钉医院,通过手术拔除。外伤九:被蚊虫咬伤 夏天被蚊虫咬伤后,用冰块或凉水冷敷比较好,这样皮肤的血管就会收缩,蚊虫分泌的毒素就不能扩散。一般来说,大部分蚊虫叮咬导致的外伤都不严重,但是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让宝宝抓挠伤口,如果把蚊虫叮咬的部位挠破,毒素就会扩散到周边机体组织,可能引发脓疱疮。外伤十:烧烫伤 冲、脱、泡、盖、送5步骤,是烧烫伤意外的第一处理原则。 冲: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如果无法冲洗伤口,可冷敷。 脱: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或暂时保留粘连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 泡:在冷水(加冰块)中持续浸泡15~30分钟,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平时可在冰箱中准备一些冰块,以备不时之需。不过,如果烧烫伤面积太大或宝宝年龄较小,则不必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多或延误治疗时机。 盖:用清洁干净的床单或布条,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不要在受伤部位涂抹米酒、酱油、牙膏、浆糊、草药等,这些东西不但无助于伤口的复原,还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并且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 送:赶紧就医急救、治疗。
小外伤
(1)跌倒蹭破皮肤:
先观察伤口的深浅,如果伤口蹭破有出血,应该用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或自来水对伤口进行冲洗;然后用棉签蘸碘伏从伤口中心向周围划圈涂抹,涂抹面积要大于伤口边缘5—10cm;若医院治疗。
(2)挤伤
当孩子的手指被门、抽屉挤伤时: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当疼痛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以便缓解疼痛;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医院。挤伤24小时后才可热敷,促进淤血吸收。刺伤尖锐器械刺进皮肤造成的伤害如:水果刀、钉子、竹签、牙签、别针、大头针、针头等。
处理方法:
一般处理:双氧水冲洗,碘伏消毒、创可贴包扎、密切观察伤口变化
特殊处理:
钉子、竹签等带有泥土或已经生锈斑时,则应立即用双氧水冲洗伤口后包扎彻底清创,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针剂,预防发生破伤风
鼻出血
:
大多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幼儿几乎全部发生在此部位。
:
鼻部外伤,如碰伤鼻子,或幼儿挖鼻孔损伤了鼻粘膜。
:在班级的应急处理:卫生纸卷成条状向鼻腔充填;用手捏紧幼儿两侧鼻翼,低头,一般3-5分钟止血;若还流血,要到保健室用纱布进行鼻腔填塞止血。切记要及时取出充填物。
注意:鼻出血仰头止血有一定危险:血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血进入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
烧(烫)伤
:皮肤接触沸水、蒸汽、热汤、热油、火或化学药物(强酸、强碱)引起的组织损伤。
:
I度烧伤:表皮红、肿、疼。
II度烧伤:在皮肤浅层可有水泡,有疼痛感。烧伤达真皮层为深度烧伤,痛觉迟钝。
III烧伤:出现焦痂。
幼儿皮肤细嫩,接触60度水1分钟即可形成1度烫伤;70度水30秒钟即可II度烫伤;高于80度水15秒钟即可形成III度烫伤。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每天都有适当的运动时间,这就难免会有些小外伤的发生。针对这些情况,幼儿园制订了完善的应急处理制度。下面就简单介绍幼儿园保健室对一些常见小外伤的应急处理方法:1、擦伤通常是指皮肤的表皮擦破而言。如果擦伤很轻,没有出血,只有少量组织液渗出,又不太疼,可用医用棉签蘸取少许汞溴红药水(红药水)涂抹与创口上,每天2~3次,2-3天后可愈合。如果擦伤较深,擦伤部位有明显渗血或少量渗出,应先用医用棉签将创口表面的渗出液擦掉,再局部抹汞溴红药水,约一周后愈合。擦伤部位出血甚多,可在局部撒上止血药,然后包扎好,医院处理。擦伤部位若有污物或有污染的可能,争取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或凉开水把局部污物洗净,或用2.5%~3.5%的双氧水溶液清洗,然后抹上红药水,必要时进行包扎。1-2天以后,如果局部疼痛加重,则说明有感染的可能,医院就诊,每1-2天换药一次,直到伤口愈合为止。2、扭伤常见于运动损伤。一般以踝关节较为常见。急性期24小时内可将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20分钟,6小时一次,可收缩血管,消肿止痛。24小时之后则需热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切忌在急性期内喷涂药液,如红花油、正骨水等,也不可揉搓患部,避免加重局部肿胀。如患处疼痛明显,医院就诊,排除骨折或韧带撕裂等可能。3、挫伤人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所引起的组织损伤,一般称之为挫伤。通常皮肤未破,在皮肤上可见紫斑或皮下小血肿,局部有肿胀,按之痛疼加重。轻度挫伤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局部敷贴伤湿止痛膏即可。如有血肿,伤后48小时内局部予以冷敷,48小时后可做热敷,约一周后即可吸收消失。较重挫伤可用正骨水、解痉镇痛酊、红药气雾剂等涂抹表面,然后包扎。也可用樟脑酒或松节油擦抹伤处,每日2-3次即可。对头部、胸部、腹部、腰部及关节部位的挫伤要特别重视,可能会引起内脏的挫伤或发生内出血(有时表面轻伤,内部伤重)。如出现伤处疼痛加重,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或心慌、无力,医院就诊。
认真学习中
潘医生结合幼儿的实际,深入浅出,讲解细致,专业、实用的干货吸引了所有老师的兴趣。
认真听
仔细记
实际操作方法
幼儿园孩子容易磕碰,甚至还有可能会有小意外发生,蔡院长就外伤包扎和心肺复苏这两项内容,进行了要点讲解和示范操作实践。
1
创伤包扎
外伤包扎是幼儿应急救护中常用的一种,蔡院长与潘护士相互配合,边操作边讲述。
蔡院长讲解示范
来个测试检验一下
有点小错误指导一下
2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查看“患者”意识、触摸颈动脉、清除呼吸道异物、打开气道、胸外心脏按压、施行人工呼吸等。
手口并用讲解
示范详细流程
老师们对心肺复苏很感兴趣,纷纷表示一定要学会这个技能,在操作环节争相上台体验。
认真听,用心学
学以致用,加深印象
细心指导,严谨对待
写在最后
此次培训,提高了红井幼儿园全体保教人员的应急救护能力,切实增强了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我们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更专业地为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欢迎踊跃投稿,投稿邮箱:rjsjyjwxpt
.怎么才能让白斑停止发展只看白癜风的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