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脓疱病治疗专科医院 >> 脓疱病治疗 >> 中医执业实践技能考题

中医执业实践技能考题

 

年中医类实践技能考试的“变”与“不变”

年中医类技能考考题变化情况√中医四诊题从操作改为操作、判断、运用;√针灸取穴改为取穴与针刺手法的结合;√中医操作题更贴近临床应用;√中医问诊增加对问诊逻辑顺序、人文关怀、医患沟通的分值;√中医临床答辩从单纯记忆改为判断、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

其实可以看出来操作考题出题可以变得“灵活起来”,以下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分析,并且可以预测00年实践技能的一些变化。总体来说,在延续前两年考试风格的基础上,今年稍有改变,或许,这个也可以预见8月的笔试,也是向“中医临床化”出题的改变。

技能考题具体分析

第一站“写”

01

实践技能第一站是笔纸作答的形式,时间为60分钟。自16年改革以来,这三年的实践技能第一站都是采用类似的形式,第一题为内科题、第二题为外妇儿题,这个是基本原则。

第一站的题号排列顺序依然是从课本的前面的病排列到后面,特殊的是今年癌病没考,一般的病考两个证型,其中肺痨、痫病、眩晕、阳痿、痿证、腰痛只考了一个证型,有的也考三个证型的如痹证。当然这种规律和以往今年都一样,所以有人会觉得怎么题目好像是去年的?

外妇儿的顺序,是按照外科-妇科-儿科的病来,其中外科1-15、46-50,妇科16-30、51-55,儿科31-45、56-60。而在大纲要求掌握中,外科6个病,妇科9个病,儿科5个病。

年最大的变化是在第二站的这里,规律稍有变化,第二题的1-15号题是外科,16-30是妇科病,31-45是儿科病,然后再46-50外、51-55妇、56-60儿。

年的顺序第二站的顺序是第二题的1-15号题是外科,16-30是妇科病,31-45是儿科病,然后46-号题中外8妇3儿4。(按目前题目分析,具体有待确认)。

第二站“做和说”

0

实践技能第二站是操作,要求一遍做一边说,一共三题,用时15分钟。年考核的第二站内容基本和年是一样的,突出强调了舌诊、脉诊的重要性。年单数是舌诊,双数是脉诊,今年年依然如此,整理真题不是这个顺序的一定是题号记错了,舌脉诊占十分,相当重要。包括舌象、脉象临床意义,都是临床中医师需要掌握的。

年实践技能最大的变化体现在第二站第二题,由于今年改针灸取穴改为取穴与针刺手法的结合,等于同时考察了穴位的定位和针灸拔罐等技术的应用,这个变化是操作考试的加分项,也是以后的改革趋势,这点一定要注意。其中01-40号题80个穴位中的一个穴位并加上关于针灸的针法、灸法、罐法、其他针法等的操作考核,41-60号题是推拿手法的考核,这是考题的考点分布说明,也是提醒我们复习重点放在哪里。

第二站第三题题号和去年类似有考点分布的规律可循,题号从1-60顺序简单概括是视、触、叩、听的体格检查好,西医的体格检查较为分散,需要各个击破。

年第二站第四题和往年一样,从1-15号题考消毒、洗手戴手套、穿脱衣服等室内术的操作到搬运、固定、止血、抢救的室外术的操作,到了16-30、31-45、46-60又是重复1-15的操作过程,大家考过的回忆题号对应一下就会发现,是这个规律,我们整理的资料里,如果个别不是这个顺序,那就是有核对错误。这11个西医操作无任哪个都是必考的。

第三站“说”

03

实践技能第三站是口述回答问题,要求和考官交流回答问题,一共三题,用时15分钟。第三站的第一题问诊,涉及的病症多,而问诊的核心掌握,甚至是套路,就是这么一些,掌握套路就是分数,考试有考试的技巧,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考试的技巧,就没有不能过的考试。

年第三站第二题也是考试的变化题之一,要求中医临床答辩从单纯记忆改为判断、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主要变化在后10套题。前面的规律是1-30号题考查两个穴位的主治,因为5分,如果不会,讲所属经脉病症、讲近治功效,分数就足够3分。31-40属于病症的针灸主、配穴;41-50是针灸异常的处理;51-60是变化,主要加入了气血津液特色辩证和舌脉的临床意义,重视应用的考察!

双重诊断也变得灵活一些,总体难度适中。

年的临床判读涉及1-33号题是心电图、X线片图片的判读;后一部分为相关实验室检查,总体难度适中。

00的变

最近几年,甚至数十年的考试,越来越看到操作的规划化,从做形式到切实培养中医人才的动手人力为目的,可以预见00的作为大改革的年份,操作变化会更加多样化,或许增加站,医院的院内真实查房等等,甚至长时间最终评分等新形势都有可能出现,总而言之,临床化、规范化、正规化是肯定的!

当然在笔试上,今年的笔试考试应该会和往年难度相近,题型相近,在临床题的应用考察上,也相近。预见以后的临床考试,可能在中医和西医的分界上会模糊化,同时加强中医基础、经典的考察,对经典原文的记忆、背诵能力等等,都是重点考察内容。或许可以说,执业医笔试会“中级考试化”。

中医执业实践技能考题

这是必过群考友的共同努力整理出来的,考试的考友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第一站

题号

病名

证型

治法

方药

鉴别

1

感冒

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

参苏饮加减

时行感冒

肠痈

湿热证

通腑泄热,解毒利湿透脓

复方大柴胡汤加减

宫外孕破裂

感冒

暑湿感冒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加减

时行感冒

气滞血瘀

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止痛如神汤加减

肛乳头肥大

3

咳嗽

痰热郁肺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加减

喘证

脱疽

寒湿阻络

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阳和汤加减

雷诺病

4

咳嗽

肺阴亏耗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加减

喘证

肠痈

热毒证

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十二指肠溃疡

5

哮病

寒包热哮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喘证

脾虚气陷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补中益气汤加减

脱肛

6

哮病

肺脾气虚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喘证

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止血

脏连丸加减

直肠癌

7

喘证

肾虚不纳

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哮病

乳癖

冲任失调

调摄冲任

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乳岩

8

喘证

风寒壅肺

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哮病

肠痈

淤滞证

行气活血,通腑泄热

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右侧输尿管结石

9

肺痨

虚火灼肺

滋阴降火

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肺萎

风热肠燥

清热凉血祛风

凉血地黄汤加减

肛裂

10

心悸

心阳不振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奔豚气

乳癖

肝郁痰凝

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逍遥蒌贝散加减

乳岩

11

心悸

心虚胆怯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安神定志丸加减

奔豚气

精癃

脾肾气虚

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补中益气汤加减

前列腺癌

1

胸痹

寒凝心脉

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胃脘痛

湿疮

湿热蕴肤

清热利湿止痒

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接触性皮炎

13

胸痹

心血瘀阻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血府逐瘀汤加减

真心痛

湿疮

血虚风燥

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丹参、鸡血藤、乌梢蛇

牛皮鲜

14

不寐

肝火扰心

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龙胆泻肝汤加减

一时性失眠

脱疽

血脉瘀阻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桃红四物汤加减

雷诺病

15

不寐

心肾不交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一时性失眠

湿疮

脾虚湿蕴

健脾利湿止痒

除湿胃苓汤加减

接触性皮炎

16

痫病

痰火扰神

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厥证

崩漏

脾虚

补气升阳,止血调经

举元煎合安冲汤加炮姜炭

经期延长

17

胃痛

湿热中阻

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清中汤加减

腹痛

崩漏

肾虚—肾阴亏损

滋肾益阴,止血调经

左归丸去牛膝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经期延长

18

胃痛

脾胃虚寒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黄芪建中汤加减

腹痛

痛经

肾气亏虚

补肾益气止痛

益肾调经汤

异位妊娠

19

呕吐

外邪犯胃

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藿香正气散加减

噎膈

痛经

气滞血瘀

理气化瘀止痛

膈下逐瘀汤加减

异位妊娠

0

呕吐

痰饮内阻

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反胃

绝经前后諸证

肾阴虚

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左归饮加制首乌、龟板

症瘕

1

腹痛

淤血内停

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少腹逐瘀汤加减

胃痛

绝经前后諸证

肾阳虚

温肾扶阳,佐以温中健脾

右归丸合理中丸

症瘕

腹痛

饮食积滞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枳实导滞丸加减

胃痛

带下过多

肾虚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内补丸加减

白灼

3

泄泻

脾胃虚弱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参苓白术散加减

痢疾

带下过少

肝肾亏损

滋补肝肾,养精益血

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

脏躁

4

泄泻

肝气乘脾

抑肝扶脾

痛泻要方加减

痢疾

胎动不安

气血虚弱

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胎元饮去当归,加黄芪、阿胶

异位妊娠破裂

5

痢疾

湿热痢

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芍药汤加减

泄泻

胎漏、胎动不安

血热证

滋阴清热,养血安胎

保阴煎加苎麻根

异位妊娠

6

痢疾

疫毒痢

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白头翁汤加减

泄泻

闭经

痰湿阻滞

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

苍附导痰丸或丹溪痰湿方加减

妊娠

7

便秘

气虚秘

益气润肠

黄芪汤加减

肠结

闭经

肾气亏虚

补肾益气调经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妊娠

8

便秘

热秘

润肠通便泻热导滞

麻子仁丸加减

肠结

产后发热

感染邪毒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解毒活血汤?银花、益母草

乳痈发热

9

胁痛

肝络失养

养阴柔肝

一贯煎加减

胃脘痛

不孕症

肝气郁结

疏肝解郁,养血理脾

开郁种玉汤加减

暗产

30

胁痛

肝郁气滞

疏肝理气

柴胡疏肝散加减

胃痛

症瘕

血瘀

活血散结,破瘀消癥

桂枝茯苓丸加减

妊娠

31

黄疸

疫毒炽盛证(急黄)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千金犀角散加味

萎黄

小儿泄泻

气阴两伤

益气养阴

人参乌梅汤加减

细菌性痢疾

3

黄疸阴黄

寒湿阻遏

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茵陈术附汤加减

萎黄

痄腮

邪犯少阳

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柴胡葛根汤加减

发颐

33

头痛

肾虚头痛

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大补元煎加减

眩晕

小儿泄泻

脾肾阳虚泻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细菌性痢疾

34

头痛

风湿头痛

祛风胜湿通窍

羌活胜湿汤加减

眩晕

小儿泄泻

脾虚泻

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参苓白术散加减

细菌性痢疾

35

头痛

肝阳头痛

平肝潜阳息风

天麻钩藤饮加减

眩晕

痄腮

热毒壅盛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普济消毒饮加减

发颐

36

眩晕

痰湿中阻

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中风

水痘

邪伤肺卫

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银翘散加减

脓疱疮

37

中风恢复期

气虚络瘀

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补阳还五汤加减

口僻

小儿泄泻

湿热泻

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

细菌性痢疾

38

中风中脏腑

闭证痰热腑实

通腑泄热,息风化痰

桃仁承气汤加减

厥证

小儿泄泻

风寒泻

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藿香正气散加减

细菌性痢疾

39

水肿

阴水:脾阳虚衰

健脾温阳利水

实脾饮加减

鼓胀

肺炎喘嗽

风热闭肺

辛凉宣肺,化痰止咳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变异性哮喘

40

水肿

瘀水互结

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

鼓胀

厌食症

脾胃气虚

健脾益气

异功散加减

疰夏

41

淋证

膏淋

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尿浊

厌食症

脾失健运

运脾开胃

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积滞

4

淋证

热淋

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加减

癃闭

小儿泄泻

气阴两伤

益气养阴

人参乌梅汤加减

痢疾

43

阳痿

湿热下注

清利湿热

龙胆泻肝汤加减

早泄

小儿泄泻

阴竭阳脱

回阳固脱

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细菌性痢疾

44

郁证

心神失养

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甘麦大枣汤加减

癫狂

水痘

邪炽气营

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清胃解毒汤加减

脓疱疮

45

郁证

痰气郁结(梅核气)

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半夏厚朴汤加减

虚火喉痹

痄腮

毒窜睾腹

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龙胆泻肝汤加减

发颐

46

血证(紫斑)

血热妄行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十灰散加减

丹毒

肺炎喘嗽

痰热闭肺

清热涤痰,宣肺降逆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变异性哮喘

47

血症证便血

脾胃虚寒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黄土汤加减

痔疮

精癃

脾肾气虚

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补中益气汤加减

前列腺癌

48

消渴中消

气阴亏虚

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七味白术散加减

瘿病

湿疮

湿热蕴肤

清热利湿止痒

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接触性皮炎

49

消渴

肺热津伤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消渴方加减

樱病

湿疮

血虚风燥

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丹参、鸡血藤、乌梢蛇

牛皮廯

50

内伤发热

阴虚发热

滋阴清热

清骨散加减

外感发热

湿疮

脾虚湿蕴

健脾利湿止痒

除湿胃苓汤加减

接触性皮炎

51

内伤发热

血瘀发热

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加减

外感发热

痛经

肾气亏虚

补肾益气止痛

益肾调经汤

异位妊娠破裂

5

虚劳

肾阳虚

温补肾阳

右归丸加减

肺痨

痛经

气滞血瘀

理气化瘀止痛

膈下逐瘀汤加减

异位妊娠

53

虚劳

肺气虚

补益肺气

补肺汤加减

内科虚劳

带下病带下过多

肾虚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内补丸加减

白浊

54

痉证

邪壅经络

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羌活胜湿汤加减

痫病

小儿泄泻

风寒泻

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藿香正气散加减

细菌性痢疾

55

痹证

着痹

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薏苡仁汤加减

痿证

风热肠燥

清热凉血祛风

凉血地黄汤加减

肛裂

56

痹证

风湿热痹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白虎加桂枝汤或宣痹汤加减

痿证

肠痈

湿热证

通腑泄热,解毒利湿透脓

复方大柴胡汤加减

宫外孕破裂

57

痹证

痰瘀痹阻

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双合汤加减

痿证

脾虚气陷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补中益气汤加减

脱肛

58

痉证

心营热盛

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清营汤加减

痫病

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止血

脏连丸加减

直肠癌

59

痿证

脾胃虚弱

补中益气,健脾升清

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中风偏枯

痄腮

邪犯少阳

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柴胡葛根汤加减

发颐

60

腰痛

湿热腰痛

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四妙丸加减

肾痹

水痘

邪伤肺卫

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银翘散加减

脓胞疮

个别证型等可能存在误差,请注意

第二站

题号

舌脉诊

中医操作

西医体格检查

西医操作

1

舌诊

尺泽定位及提插泄法操作

测血压

肥皂水刷手

脉诊

孔最定位寻法

腋窝测量体温

戴手套

3

舌诊

合谷穴取穴和进针起针

浅表淋巴结触诊

穿手术衣

4

脉诊

后溪的定位刮法

颌下淋巴结的触诊

腹部手术消毒的操作

5

舌诊

大椎穴定位用留罐法拔大椎操作

双侧浅表淋巴结诊断

隔离衣穿法

6

脉诊

定喘穴捻转泻法

鼻窦压痛

脱隔离衣

7

舌诊

丰隆的定位和针刺方法,飞针的操作

咽部及扁桃体的望诊

前臂出血屈曲加垫止血法的操作

8

脉诊

少商定位点刺

眼球运动

伤口换药

9

舌诊

列缺+夹持进针

对光反射

胸椎腰椎损伤的搬运

10

脉诊

内关定位加指切进针

下眼结膜和球结膜

颈椎损失搬运

11

舌诊

风池定位与手法

甲状腺前面触诊

前臂骨折外固定

1

脉诊

华佗夹脊穴定位加走罐

气管检查

股骨封闭性骨折固定

13

舌诊

百会穴定位温灸

语音震颤

胸外按压

14

脉诊

后溪操作及其刮法

颌下淋巴结触诊

腹部手术消毒

15

舌诊

天枢定位与针刺摇法

右肩胛下角线上叩肺下界移动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16

脉诊

艾灸雀琢法

心下界叩诊

肥皂刷洗手法

17

舌诊

气海舒展进针

心脏听诊,并说出位置

戴无菌手套

18

脉诊

胃俞定位隔姜灸

肺部听诊及正常肺部听诊部位

穿手术衣

19

舌诊

中脘穴定位与针刺摇法

肝脏触诊

手术腹部消毒

0

脉诊

膈俞和飞针的操作

脾脏触诊

穿隔离衣

1

舌诊

关元定位舒张进针发

墨菲征操作

脱隔离衣

脉诊

三阴交温针灸

右锁骨中线肝浊音界

前臂屈曲加压止血

3

舌诊

地机定位和开和写法

移动性浊音

无菌伤口的换药

4

脉诊

翳风定位和温针灸

阑尾压痛和反跳痛操作

胸椎腰椎损伤的搬运

5

舌诊

中极定位平补平泻

布鲁斯征

脊椎受伤搬运

6

脉诊

肩髃穴定位以及夹持进针

液波震颤多少液体量

上臂闭合性骨折固定法

7

舌诊

犊鼻定位及温和灸

肠鸣音听诊

闭合性股骨骨折的包扎

8

脉诊

大肠俞定位及温针灸

脊椎压痛

胸外按压

9

舌诊

环跳定位,夹持进针

脊柱叩诊

口对口人工呼吸

30

脉诊

腰阳关定位,以及回旋灸法的操作

脊柱侧弯度检查

简易呼吸机

31

舌诊

承山定位?平补平泻

下肢肌力检查

肥皂水刷手

3

脉诊

丰隆穴定位、毫针刺穴及飞法操作

咽部和扁桃体的检查

前臂屈曲止血法

33

舌诊

肩井定位和肩井留罐法的操作

指鼻试验

穿手术衣

34

脉诊

太阳穴定位三棱针点刺

腹壁反射

腹部手术消毒法

35

舌诊

印堂及提捏进针法操作

肱二头肌反射引出

穿隔离衣

36

脉诊

太溪定位毫针补法

踝反射

脱隔离衣

37

舌诊

手三里的定位,循法

液波震颤,量

颈椎受伤的搬运

38

脉诊

内庭及捻转泻发法

巴氏佂

无菌伤口换药

39

舌诊

印堂穴拇指推法

眼球运动

穿脱手术衣

40

脉诊

神阙闪罐

拉塞格征

颈椎损伤搬运

41

舌诊

腰痛拳滚法

测血压

上肢骨折固定

4

脉诊

小鱼机滚腰背

测体温

股骨骨折固定

43

舌诊

演示腰部肘推法

浅表淋巴结的触诊顺序

演示胸外按压

44

脉诊

肩周炎上肢抖法

对光反射

口对口人工呼吸

45

舌诊

拇指后位捏脊

浅表淋巴结

简易呼吸器使用

46

脉诊

小儿捏脊拇指前位操作

鼻窦检查

外科洗手(肥皂水刷手)

47

舌诊

中脘穴中指揉法

看咽部及扁桃体

戴无菌手套

48

脉诊

迎香穴拇指按法

眼球检查

穿手术衣

49

舌诊

大鱼际揉法

下颌淋巴结触诊

腹部手术区消毒

50

脉诊

左臂内侧疼演示三指推操作

查下眼睑和眼球结膜

穿隔离衣

51

舌诊

膻中穴的中指揉法

甲状腺前位触诊

脱隔离衣

5

脉诊

推拿拿法

气管检查

前臂屈曲加垫止血

53

舌诊

股后大腿掌跟按法

语音震颤

无感染伤口换药

54

脉诊

下肢抖法

墨菲氏征

胸椎腰椎损伤的搬运

55

舌诊

掌根推法

肺界活动度

颈椎损失搬运

56

脉诊

右下肢掌推法

心脏叩诊

骨折固定

57

舌诊

三指拿法

心脏听诊

闭合性股骨骨折的简易固定

58

脉诊

左下肢胫后拘急挛痛,用指按法操作

肺部听诊

胸外按压

59

舌诊

掌根揉脘腹部疼痛操作

肝脏双手触诊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

60

脉诊

小儿斜颈的三指按揉法

脾脏双手触诊

简易呼吸机使用

个别不完整或存在误差请参考使用。

第三站

题号

中医问诊

中医答辩

双重诊断

中医病、证——西医病名

临床判读、检查

1

感冒恶寒发热鼻塞流涕一天问诊

孔最、梁丘主治

水肿阳虚水泛慢性心力衰竭

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70次/分

咳嗽咳痰周问诊

天柱,照海的主治

鼻衄胃火炽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正常心电图

3

患者咳嗽痰黄三天的问诊

迎香穴和条口穴主治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痛-胃阴不足

高尖P波,右心房肥大

4

哮喘症状问诊

气海,肺俞主治

胃痛,肝气犯胃,慢性浅表性胃炎

心电图,心梗,下壁

5

喘证问诊

血海、列缺主治

胃痛脾胃虚寒十二指肠溃疡

下壁心肌梗塞

6

咳嗽问诊

申脉、风池主治

胃炎、呕吐

急性心梗

7

水肿问诊

内关、阳陵泉主治

肺痨气阴耗伤肺结核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8

眼睑浮肿问诊

尺泽和丰隆定位及主治

肺结核肺痨虚火灼肺

心电图劳累加重心肌缺血

9

小便涩滞的问诊

公孙,支沟主治

胃痛湿热中阻浅表性胃炎

心电图心肌缺血?

10

大便干结的问诊

太冲、腰阳关主治

心悸,痰火

气胸

11

心悸问诊

阴临泉和神阙功能主治

协痛,肝胆湿热,乙肝确定,急慢性不确定

室早确定

1

不寐问诊

期门攒竹的主治

咳嗽(痰粘身热恶寒)

心电图(房早?)

13

抽搐问诊

百会、委中穴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

胸片胸腔积液

14

胃痛的问诊

十宣穴及翳风穴主治

痹症风寒湿痹寒痹类风湿关节炎

心电图交界性早搏

15

腹痛问诊

内庭和后溪主治

胸痹气阴两虚?心绞痛

胸腔积液

16

恶心呕吐头痛问诊

行间,四神聪主治

哮病,肺脾,支气管哮喘

心电图

17

女,55岁,呕吐问诊

天枢,神门主治

哮病,虚哮——支气管哮喘

房颤

18

腹痛的问诊

命门穴和鱼际穴的主治病证

黄疸阴黄,梗阻性黄疸?

心电图房颤

19

右下腹疼痛48小时问诊

涌泉,次髎的主治

胁痛,气滞血瘀好像是乙肝

是心电图

0

妇女46岁腹泻,腰膝酸软一年

三阴交肾俞主治

小儿肺炎喘嗽双重诊断

心电图实在不知道是个啥

1

腹痛腹泻问诊

中极、支沟主治

喘证表寒肺热

心电图(不会蒙的)

问诊

命门,鱼际主治

哮病,风寒袭肺,哮喘

心电图房颤

3

胸痹问诊

至阴、外关的主治

急性胰腺炎,中医:腹痛,湿热壅滞证

两侧肺门处有散在的小片状的影,题干说是女性33岁的健康体检

4

便秘问诊

曲池,关元主治

眩晕淤血阻窍,二级高血压

正常胸片,肺门有什么组织

5

胁肋胀痛,伴走窜5天

印堂、地机主治

心悸-心脾两虚,早搏(室早)

右肺气胸

6

黄疸问诊

承山穴,手三里的主治

慢性胃炎,呕吐(痰饮内阻)

心电图室早

7

胃脘痛问诊

后溪、内庭穴主治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胸腔积液

8

头痛欲裂4小时问诊

太阳,大陵的主治

中医:黄疸,阴黄,证型忘了,西医:乙肝

心电图: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9

头痛问诊

秩边、合谷穴主治

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

X线肠梗阻

30

大便干结艰涩难下伴四肢不温的问诊

关元和曲池的主治

头晕瘀血阻络高血压病

肺片不会看放弃了

31

女47,头部隐痛3年,加重一周

中腕,太溪的主治?

中医痛经,湿热瘀阻,西医盆腔炎性疾病

长骨骨折,胫骨骨折在下部

3

头晕胀痛的问诊

中风中经络的主穴,以及语言涩骞的配穴

乳腺增生(乳癖,肝郁痰凝)

胫腓骨骨折

33

中风问诊

晕厥实证针灸及三菱针

痹症,类风湿关节炎

右肱骨中上段骨折

34

心悸、失眠问诊

踝扭伤的扎针穴位和耳穴

中医中风西医脑梗死后遗

乙肝大三阳老师会问有没有传染性

35

心悸问诊

抽搐治法主穴双重诊断

脑梗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不确定)

黄疸那两个酶(老师提问哪个酶升高都见于什么病)升高两倍以上

36

淋证问诊

耳针法刮痧法治疗高热的取穴与操作

中风风阳上扰脑出血

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见于肝癌肝内阻塞

37

排尿困难,尿中伴有砂石三天问诊

落枕的主穴,配穴

心悸~瘀血阻滞?西医诊断,心律失常~房颤

肝功能,白蛋白低的,有乙肝病史,分析

38

胸痛的问诊

胆绞痛肝胆气滞主配穴

咳嗽风燥犯肺肺炎?

患者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糖化>6.8然后请说明

39

阳痿的问诊

月经多主穴配穴

水肿(下肢水肿,蛋白尿,肾功能又正常,乱写的证型脾肾阳虚),肾病综合征

男性皮肤黄染,有皮肤瘙痒

40

胸胁胀满0天问诊

呕吐痰饮内阻的主配穴

双重诊断是淋证的热淋。急性肾盂肾炎

血肌酐高,水肿,高血压

41

自觉咽部异物伴情致抑郁3月问诊

如何避免针刺异常情况出现

淋症勞淋,尿路感染

图片只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它的意义

4

女性,33岁,鼻衄伴头晕乏力三天问诊

患者紧张滞针处理

淋证热淋急性膀胱炎

直接胆红素高、结合胆红素高、非结合胆红素正常判读

43

黑便问诊

晕针的处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

患者曾患慢性肾小球肾炎,检查提示尿素升高

44

消渴问诊

断针处理

紫斑与特异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乙肝小三阳

45

问诊

晕针的处理

血证尿血阴虚火旺

白细胞增多

46

干咳办胸痛,消瘦6月余问诊

弯针的处理

痢疾湿热痢,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有阵发性腹痛,既往有尿路结石病史,尿素氮升高

47

肢体肿胀、重着半年问诊

弯针的处理

消渴中消胃火治盛;糖尿病

应该是个高血钾病

48

关节疼痛问诊

血肿处理

心悸心阳不振-左心衰

低钠低钾

49

痉病问诊

艾灸水泡的处理

消渴上消肺热津伤证、糖尿病型

蛋白低的意义

50

肢体困重无力,双下肢肌肉萎缩3月问诊

温针灸后大枣大小的水泡如何处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内伤发热-阴虚发热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81)

51

腰痛问诊

气血津液辩证肺气虚

癌症的双重诊断肺癌瘀阻肺络

胆固醇的检验单

5

女,66岁,腰痛,右下肢疼痛麻木一月余,问诊

泄泻,加胖大舌的临床意义,迟脉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心绞痛

类风湿因子升高的临床意义

53

腰部隐隐作痛的问诊

淡白色,弱脉的意义,还有一个辩证记不得了

肺癌,淤血阻肺吧,肺鳞状上皮细胞癌

胆固醇高的意义

54

女,35岁,腰部隐隐作痛伴下肢凉年

考了个气血津液辩证

肺癌

化验单,高脂血症,考官问这个病会造成什么后果

55

女7岁,发烧3天,丘疱疹1天问诊

请根据气血精液辩证,辨别其证型,并回答薄瘦舌、细脉代表的临床意义心悸

胸痹

化验单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

56

主诉经行腹痛7年,中医问诊

协痛,气滞证,舌红脉弦的临床意义

眩晕,痰湿中阻高血压

乙肝患者,男56岁甲胎蛋白高,问是首先考虑西医什么病

57

带下过多,夹血块问诊

头痛,痛有定处,固定不移,青紫舌,涩脉,用气血津液辩证并叙述青紫舌,涩脉的临床意义

头痛淤血头痛高血压病三级

抗链球菌溶血素高

58

乳腺增生病问诊

中医问诊:肺炎喘嗽风寒闭肺诉该病小儿舌淡红指纹红的临川意义

血虚头痛三级高血压

多饮多尿多食化验单血糖升高

59

紫癜问诊

小儿脉诊

急性胃炎

红细胞血红蛋白检查

60

颈部疼痛肩部放射7天问诊

月经过多血热洪脉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燥苔的临床意义

黄疸疫毒炽盛发黄黄色如金病毒性肝炎

尿中白细胞三个加号,回答临床意义,尿路感染

个别不完整或存在错误请参考使用。不少答案存在异议,凭自己的实力做题最重要。

END

给我个在看再走好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md.com/ways/115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