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脓疱病治疗专科医院 >> 脓疱病治疗 >> 郑捷教授中国期研究夯实依奇珠单抗疗效,

郑捷教授中国期研究夯实依奇珠单抗疗效,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依奇珠单抗注射液是一款靶向细胞因子白介素17A(IL-17A)抑制剂,用于治疗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人患者。年4月23日,礼来中国宣布,评估依奇珠单抗用于中国成人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RHBH)顺利完成,主要研究数据已于美国皮肤病学会年会(AAD)中成功发表,本项研究验证了依奇珠单抗注射液在中国银屑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RHBH研究的全国主要研究者、上海医院皮肤科主任郑捷教授表示,此次研究数据的公布,大大提升了银屑病患者抗击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随着更多探索性研究的开展,未来有望惠及更多患者。

郑捷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上海交通大医院皮肤科主任

依奇珠单抗中国I期和III期临床研究项目全国牵头人

“负面清单”入组方式

彰显临床疗效自信

RHBH研究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本项研究达到了两个共同主要终点:在第12周时,依奇珠单抗80mgQ2W组有86.4%的患者达到静态医师总体评估(sPGA)(0,1);同时93.8%的患者达到了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75,82.4%的患者达到了PASI90,而PASI的应答率也达到了33%(PASI: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就是%皮损清除)。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维持给药组患者高应答率持续维持至60周,且在中国患者中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在临床试验中,接受依奇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其银屑病皮损得到显著改善,近40%的患者在12周后达到PASI,表明皮损完全清除

郑捷教授表示,“本项试验在完全揭盲后,其结果出人意料:在第12周时,依奇珠单抗80mgQ2W组PASI的应答率达到了33%,这一结果在目前已知的临床试验中位列前茅;同时,对于难治型银屑病患者,尤其是好发于头皮部、指甲部及掌跖部的皮损,依奇珠单抗疗效显著。但依奇珠单抗的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均优于以往开展的临床试验这一结果是在研究人员的意料之中的。”

在患者入组特点方面,郑捷教授介绍:“既往银屑病相关研究入组患者筛选较为严格,相较其他研究,RHBH入组标准则相对宽松,除外脓疱型、红皮病型和/或斑块状银屑病,及恶性肿瘤、肝肾功能衰竭或感染人群,绝大多数银屑病患者均可入组本项试验。”他认为这一入组特点彰显了依奇珠单抗的疗效自信。因此在入组时,采用“负面清单”方式,即在排除标准外的患者均可入组本研究。与此同时,郑捷教授分享了令他印象深刻的病例:这几例医院治疗时被误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接受了激素冲击及长期口服药物治疗,但均疗效甚微;其后,依照“负面清单”的入组方式,这些患者依然被纳入到了本项研究之中,并最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郑捷教授表示:“本研究的最终结果证明,无论患者抗核抗体状态、类风湿因子水平、基础检查情况如何,依奇珠单抗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疗效自信源于机制优势

研究结果安全有效

免疫球蛋白IgG4不能引起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但IgG4的铰链区较为薄弱,容易产生半抗体而失活。通过基因工程对IgG4铰链区改造,可增加其稳固性,减少半抗体的产生。依奇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IgG4单克隆抗体,经过了IgG4铰链区改造,能够与IL-17A发生特异性结合并抑制后者与IL-17受体的相互作用。

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有4种亚型。其中,IgG4抗体具有一种理想的特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免疫系统的不必要激活

郑捷教授表示:“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依奇珠单抗具备了独特的结构特征,使其在临床治疗时更加自信。与此同时,本项研究安全性结果表明,应用生物制剂常见的一些不良反应,如并发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真菌或病毒感染等),依奇珠单抗治疗组与正常人群的发病率相似;同时观察的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对较低。证实依奇珠单抗在中国患者中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未来探索更多领域

全面突破疾病“禁锢”

郑捷教授指出:“国外称银屑病为‘一种炎症,两个斑块’。一种炎症指白介素17A(IL-17A)介导的系统性炎症;两个斑块则为皮肤与冠脉斑块。”虽然银屑病是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但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提出了“银屑病性心脏病”这一观点,其后有专家认为银屑病的皮肤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似:在动脉粥样硬化、银屑病和关节炎患者中,先天免疫系统激活炎症级联反应。因此银屑病不仅是一种皮肤病,更是“系统性疾病”,是一种“代谢综合征”。

通过特异性地抑制IL-17A,可使其他IL-17家族的细胞因子在皮肤和其他部位发挥重要的宿主防御功能

针对本次研究,郑捷教授团队发现,除外银屑病相关症状及理化指标的疗效,依奇珠单抗还存在以下影响。第一,对于银屑病共病的治疗。在本次Ⅲ期临床试验中,仅在入组时将血压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未固定监测患者试验期间血压变化,但患者在接受依奇珠单抗治疗后,血压数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表明其可能对银屑病性高血压具备一定的临床疗效。第二,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与心脏相关的炎性指标有下降趋势。第三,在血糖、血脂等方面,相关指标在试验过程中保持平稳,未出现明显波动。尤其在脂代谢方面,依奇珠单抗治疗后,患者相关指标趋于正常。这一临床现象表明,银屑病与脂代谢异常或可存在相关性,未来进一步探索,有助于研究银屑病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

依奇珠单抗已于年在国内上市,本次Ⅲ期临床结果的发布验证了其在中国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未来有望以本项研究为基石开展更多探索性研究,在社会中普及更多银屑病知识,提升目前银屑病诊疗现状,为更多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md.com/ways/13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