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脓疱病治疗专科医院 >> 脓疱病预防 >> 9个月大的宝宝发烧咽痛长疱疹,一定就是手

9个月大的宝宝发烧咽痛长疱疹,一定就是手

 

又到了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有一种病在全国各大幼儿园里席卷而来,中招的宝宝们往往会突然高烧,咽喉肿痛,出现厌食、拒食等情况。

经常看第一儿科的家长一定会说,这不就是手足口病吗?那你们就大意了!它与手足口病有许多不同之处,甚至可能来得更猛烈——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异同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时期主要发生于1~7岁的小儿,尤其是5岁以下。4~7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但是仔细观察这两种疾病,还是有区别的哦~

如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

两者都属于自限性疾病

一般不需要用抗生素!

也没有特效药!

1

初期发高烧,积极予以退热处理。

2

烧退了的时候咽部会起疱疹,护理疱疹性咽峡炎的要点是多喝白开水。

如孩子特别拒绝喝水,可准备味道清淡的果汁、饮料。(注意:特别酸或者特别甜的果汁,如橙汁、西瓜汁最好不让孩子喝,会刺激咽喉部而产生严重疼痛。)

可进食有营养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

如果无法通过喝水或饮食来补充水分和营养,则需要进行输液了,具体咨询医生。

3

如高热持续,白细胞增高明显,CRP(C反应蛋白)增高明显,考虑可能并发细菌感染,此时可使用抗生素,是否使用抗生素需要医生确定。

4

最痛苦的时间一般就1-2天,家长不必过于忧虑。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

●咽部充血,散在灰白色疱疹,疱疹一般出现在发烧24小时以后,位于悬雍垂、咽喉壁、扁桃体及邻近软腭等处。

●口唇黏膜及手、足、臀等部位无皮疹。

●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

●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

●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

孩子如果发生以上症状,就要考虑是疱疹性咽峡炎的可能性,应及时就医,否则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小疱疹发展成脓疱,病情就加重了。

得了手足口病又是什么表现?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

●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

如何预防?

?在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地方;

?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柜、门把手等各种物体表面应做好卫生清洁;

?儿童卫生应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婴儿奶嘴、奶瓶煮沸消毒20分钟后使用,儿童玩具定期清洗;

?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年我们国家就研发上市了EV71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接种EV71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两次接种,间隔一个月),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QA

打了EV71疫苗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了吧?

不一定!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部分普通的手足口病和绝大多数重症手足口病。宝宝接种后,得手足口病的几率会下降,即使仍然得了手足口病,也不大会是严重的手足口病。

孩子已经得过疱疹性咽峡炎,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吧?

不一定,疱疹性咽峡炎患病后不能得终身免疫,孩子曾经患过这个病,治愈后依然可能再次患病(甚至两次间隔非常短暂),所以,预防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

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

卫生部有一个五句真经:

勤洗手、吃熟食、

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最后提醒:

凡出现发热、感冒或呼吸道症状

或发现手足口疱疹皮疹病儿

医院就诊

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觉得能帮助到姐妹和家长的帮忙转发一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md.com/wazlyy/112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