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闵行区传染病监测数据显示,通常每年的“4-6月”和“8-10月”会出现手足口病、猩红热等儿童传染病的2个流行高峰。目前,我区正值手足口病等儿童传染病春季流行高峰,家长朋友们不免会担心自己孩子能否躲过这波高峰。
今天,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医生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的那些事~
一
让我们一起认识下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传染病,多发生于1~5岁的宝宝,但近几年来中小学生发生手足口病的报道亦有上升趋势。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为:发热、咽痛、流涕、咳嗽、食欲不振等,一般发热1-2天后在口腔、手、足、臀部会出现米粒或黄豆样的斑丘疹或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少数病例,特别是由EV71型病毒感染患儿,若就医不及时,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病例病情发展快,可能导致死亡或留下后遗症。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极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可在托儿所、学校和家庭引起聚集性发病。
二
正确洗手——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手段!
你知道吗,上图这些儿童常见传染病都有一个共同点——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1为什么要常洗手?
在疾病的流行过程中,接触传播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播途径,而手在其中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良好的手卫生行为是预防手足口病等儿童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和急性呼吸道疾病[1]。
Takeiteasy!
专家调查发现,洗手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危险度达95%以上[2]。同样也有流行病学证据表明,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可以预防约30%-47%的儿童腹泻与23%的儿童呼吸道感染[3]。此外,还有一些回顾性研究表明,在甲肝、诺如病毒、伤寒、志贺氏痢疾等传染病疫情暴发时,洗手作为一种控制措施可以明显减少传染病的发生。Luby等人的研究显示,倡导儿童洗手可显著减低肺炎、腹泻和脓疱疮的发病率[4]。这些研究都表明,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不仅能降低手足口病等儿童传染病的感染的机会,还能减轻家庭的疾病负担。
2
什么时候洗手?
洗手的时机很重要!
什么时候该洗手呢,
概括起来有两大时间点:
接触干净物品前,接触污染物品后。
比如:
①做饭吃饭前
②照顾幼儿前
③上完厕所后
④接触宠物后
⑤外出游玩后
3
怎样洗手?
那么,究竟怎样才是正确的洗手方法呢?
请牢记“六步洗手法”!
取下手上的饰物及手表,
在流水下进行,
每个步骤重复5次以上。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