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脓疱病治疗专科医院 >> 脓疱病预防 >> 银屑病创新疗法提升治疗目标,盼在未来惠及

银屑病创新疗法提升治疗目标,盼在未来惠及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IL-17A抑制剂为代表的新一代白介素抑制剂的问世,改变了银屑病的治疗格局,可帮助患者实现更高的治疗目标。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银屑病发病率为0.47%,即国内约有万患者[1]。古时候在中国素有“内不治喘,外不治癣”的说法,也突出了银屑病难以治愈,容易复发的疾病特征。近来,多种创新疗法陆续应用于临床,为银屑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医学界医院张建中教授,就银屑病创新疗法的进展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小编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01.银屑病为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古时候,中国人将银屑病称之为“干癣”,其典型症状为界限清楚的红斑上面覆盖着银白色的鳞屑。银屑症状常累及患者头皮,导致头发无法正常生长,变成一束一束的,人们将其称之为“束状发”。部分银屑病可累及指甲,造成甲凹陷、甲剥离。发生于手掌、脚掌部位的掌跖银屑病,与出现于会阴、腹股沟、肛门和生殖器部位的反转银屑病,均可对患者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据张建中教授介绍,银屑病可分为斑块性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等。除标志性的皮损外,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造成全身多系统损害,症状和体征十分复杂。常见的银屑病的共病包括关节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肥胖、肾病等。所以银屑病不仅是皮肤病,更是一种系统性疾病,疾病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生理功能,还可为患者的心理、社交、学习、工作等多方面带来极大的压力。在年发布的《中国银屑病疾病负担和患者生存质量调研》显示,89%银屑病患者因疾病而有精神压力,78%的患者因银屑病遭受过歧视。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34%的患者曾因银屑病有自杀倾向,5%的患者有实施过自杀行为[2]。此外,张建中教授表示,在临床诊疗中接触到许多患者,因治疗、住院花费的直接经济成本和请假、缺勤、失业或家属陪护造成的间接成本,为患者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02.对银屑病的认识仍存在角度误区由于许多大众与患者对银屑病相关知识了解不深,容易受人误导,步入误区。张建中教授指出,对银屑病认识的常见误区包括:认为银屑病是传染病,造成对银屑病患者的歧视、认为银屑病是“不死癌症”,陷入悲观情绪,导致延误治疗时机,甚至放弃治疗、不规范治疗,轻信“祖传秘方”、盲目忌口等。张建中教授强调,对患者而言,应“坦然接受,积极治疗”,多洗多晒、少劳累、少感冒。对患者家属而言,应关爱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增加生活信心。对社会而言,应平等对待、接纳银屑病患者,减少歧视,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03.传统治疗方案难以满足患者需求《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版)》指出,根据体表受累面积、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的差异,可将银屑病分为轻中重度三级。轻度患者[BSA<3%(3只手掌的面积),PASI<3,DLQI<6]以外用治疗为主,中重度可使用系统治疗[3]。传统的系统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甲氨蝶呤、环孢素、维A酸类等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年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认为,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经生物制剂治疗后有效的标准为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soriasisareaandseverityindex,PASI)评分改善达到75%(PSAI75)[3]。但这一治疗目标尚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调查显示,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治疗满意度较差,77.5%的患者都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张建中教授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系统治疗药物疗效未能达到患者期望。传统治疗方案中的临床药物毒性较大,副作用多,而且皮损清除率普遍在PASI50至PASI75左右。张建中教授表示:“

临床医生用这些药的时候,就像在‘走钢丝’,一方面要最大化疗效,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副作用,我们作为医生也深感无奈。

”04.创新疗法助力银屑病治疗目标提升但20世纪以来,随着多种创新药物的问世,更高的目标不再遥不可及。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到白介素12/23抑制剂(IL-12/23),近年来又出现了靶向针对银屑病关键性细胞因子的白介素17A抑制剂(IL-17A),为银屑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张建中教授介绍:“

白介素17A抑制剂将PASI90(PASI评分改善90%)、PASI(皮损完全清除)的概念正式引入大众的视野。从最早的PASI50,到现在的PASI90,甚至PASI,PASI改善目标的进步,也体现了疾病治疗的发展历程。

”目前国内已有数个IL-17A抑制剂上市,其中依奇珠单抗为IL-17A的人源化的IgG4亚型单抗,对靶点的亲和力强,抑制作用力强,可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皮损清除率。研究数据显示,使用依奇珠单抗注射液治疗1周即可实现皮损和瘙痒症状显著改善[4];治疗16周后,40%的银屑病患者实现了PASI,87%的患者实现了PASI90,97%的患者实现PASI75[5-6]。治疗60周,55%的患者达到PASI,持续用药,皮损清除效果可稳定维持5年以上。张建中教授认为,年为中国银屑病治疗的一道“分水岭”。新一代白介素抑制剂可从有效性、安全性等各方面显著提升患者获益,在华正式获批后,有望帮助国内更多患者实现更高治疗目标,早日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他自豪地说:“

过去皮肤科说外不治癣,从年开始,‘癣’变成了可治的疾病,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

”05.提高创新药物可及性势在必行张建中教授指出,重度银屑病患者约占总体患者人群的20%,然而当前在中国,生物制剂的使用率不足3%:“

许多应该使用生物制剂的患者并没有用上这些药物,主要是由于价格较高,患者也不能报销。

”他认为,提高银屑病创新生物制剂的普及与应用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同时也呼吁推动针对银屑病的创新药物进入医保范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这类创新药物的可及性。作为临床医生,他最希望看到的是,能将科技进步的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总结

银屑病为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为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传统治疗方案疗效欠佳,副作用较多,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普遍较低。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IL-17A抑制剂为代表的新一代白介素抑制剂的问世,改变了银屑病的治疗格局,可帮助患者实现更高的治疗目标。

当前,创新药物在临床上使用率仍较低,专家呼吁通过政策调整,提高创新药物可及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可使更多患者受益于科技进步的成果,早日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专家简介

张建中教授

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三届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亚洲皮肤科学会理事、国际特应性皮炎研究会理事,世界华人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整形美容与再生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特应性皮炎(湿疹)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毛发学组组长。任《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等杂志副主编,JournalofAmericanAcademyofDermatology、ChineseMedicalJournal、SKINmed等杂志编委。

参考文献:[1]丁晓岚等.中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7):-.[2]中国银屑病疾病负担和患者生存质量调研(年).[3]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完整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52(10):-.DOI:10./cjd.0847[4]GriffithsCEM,etal.Lancet.,:-.[5]SaekiH,etal.JEurAcadDermatolVenereol.Jun;29(6):-55.[6]Dataonfile,EliLillyandCompany,Leopath:LEOLeoStorageClinicalLYI1F-JERHATFullClinicalStudyReport04CSRbody-fullreport.docx[7]LebwohlMG,etal.SustainedHighLevelofEfficacyandFavorableSafetyofIxekizumabinPsoriasis:4YearsofFollow-upFromUNCOVER-3.AADposter11

-END-

爱我请给我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md.com/wazlyy/11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