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泛发性丘疹、结节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并发HIV感染一例
袁柳凤,刘彦春,赵兴云,伦文辉
作者单位:北京,首都医科医院皮肤性病科,感染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作者简介:袁柳凤,女,主治医师,从事皮肤病与性病的研究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未婚。主因全身泛发性红色丘疹、结节2周,于年4月9日就诊。2周前,无明显诱因患者躯干、四肢出现红色丘疹、结节,皮疹渐泛发全身,无瘙痒等自觉症状。患者从22岁开始有同性性接触史,否认吸毒史、输血史、手术史、硬下疳史及其它传染病史。
查体:神清,精神可,口腔、咽喉部位未见异常,颈部、腋窝、腹股沟区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可,轻微触痛,余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皮肤科查体
面颈部、躯干、臀部、四肢、双手掌及外生殖器均可见多发米粒至黄豆大小红斑、丘疹及结节(图1),跖部无皮疹。
实验室检查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阳性(1∶),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抗HIV抗体:初筛及确证试验均阳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个/uL(参考范围:~个/uL)。
诊断及治疗
诊断:①二期梅毒;②HIV感染。预防吉海反应:第1次肌注前30min口服醋酸泼尼松片30mg,之后连续2d醋酸泼尼松片30mg每日1次口服。
梅毒治疗:苄星青霉素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3周;第3周复诊时皮疹明显消褪(图2),第4周复诊时皮疹完全消褪,遗留色素沉着,复查TRUST:1∶,CD4+T淋巴细胞计数:个/uL。疗程结束后1个月和4个月复查TRUST结果分别为1∶16和1∶4。年11月1日患者左侧臀部、左下肢出现带状疱疹,复查CD4+T淋细胞计数:个/uL,TRUST:阴性,给予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并于年11月5日开始服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药物(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年11月18日患者双上肢出现散在红斑,渐蔓延至全身,伴瘙痒,诊断“药疹”,给予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口服,静脉滴注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复方甘草酸苷,治疗10天后皮疹消褪。
二期梅毒的皮损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极易误诊,合并HIV感染时皮损更不典型,易误诊为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药疹等疾病。梅毒与HIV共感染时皮损常进展迅速且泛发,可出现与坏死性血管炎有关的皮肤溃疡、脓疱、结节以及严重的全身症状。本例患者表现为全身泛发红色丘疹、结节,病情进展迅速,临床上少见,易误诊,需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梅毒及HIV血清学检测,尽早明确诊断及治疗,以防误诊或漏诊。
DOI:10./sypfbxzz.-.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9(2):-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杂志原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订阅方式:①邮局订阅(适用于单位或图书馆统一征订)。全国邮发代号:2-。②编辑部直接订阅(适用于单位批量或个人订阅)。通过邮局汇款至“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注明订阅数量、邮寄地址,并请致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