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的夏天,宝宝总会这里那里出现些小问题,看似不大却也令爸爸妈妈们头疼万分。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惧怕病菌来袭,只要防护得当,护理得当,宝宝们依旧身体健康。下面,就带着大家揪出夏季儿童易发五大疾病!一、中暑
将中暑的孩子移到凉爽处,用比孩子体温低两度左右的水给孩子浸浴,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体温高时可用酒精加等量水擦颈部、腋下、腹股沟和四肢。可食用盐开水、西瓜汁、5%糖开水等,也可服用一些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物,必要时给一些退热药。
预防幼儿中暑,居室要注意开窗通风,用电风扇或空调降低调节室温。给孩子穿宽松透气的服装,勤洗澡、勤换衣、勤喝水。户外活动时,避开强烈阳光,正午前后两小时最好不要外出,外出时带遮阳帽。
二、皮肤病
幼儿的皮肤细嫩,易受病毒、细菌及其他因素的损害,引起局部皮肤发红、发炎、生出痱子。痱子在身体的各部位都可发生,多见于头面部、颈、前胸及臀部,有瘙痒感及轻微的烧灼感,容易形成囊肿和毛囊炎。抓破后,又很容易成为脓疱疮。
预防痱子和脓疱疮,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已患痱子的孩子,不要让他搔抓,不要用热水或碱性肥皂烫洗,也不能用凉水刺激,要用温水洗浴,可搽止痒剂。对患了脓疱疮的孩子,要勤洗澡、勤剪指甲,脓疱疮处涂紫药水、金霉素等软膏,切忌滥用“肤轻松”等激素类软膏,以防皮损扩散,加重病情。对于一些精神差,食欲不振、面部微肿的幼儿,要警惕并发急性肾炎,需要做尿常规检查,确诊为肾炎者,应尽早治疗。
三、肠道疾病
夏季幼儿易患急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等肠道疾病。夏季的肠道疾病以细菌感染为主,因为气温高,病菌繁殖快,各种食物、水、饮品、物品很容易受到病菌的污染,加上幼儿肠道的抵抗力弱,自我保健意识差,吃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更容易患病。另外,受凉受热,过食冷饮,暴饮暴食都会造成消化功能紊乱,患肠道疾病。
预防肠道疾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避免孩子暴饮暴食,让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吃瓜果要洗净、削皮,不喝生水,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不买“三无”食品。尽量少吃冷饮,因为冷饮中的病菌不会被冻死。少吃街头小摊贩的食品和卤菜、熟食,这些食物夏季易变质、易被污染。放入冰箱的剩饭菜,要重新热透再食用。
四、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主要通过蚊子传播。乙脑发病有季节性,90%的病人发生在7、8、9三个月,特别是2~7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孩子患病时,往往起病较急,体温在1~2天内高达39~40度,伴头痛、恶心和喷射性呕吐,同时多伴有嗜睡和精神倦怠,继而出现意识混乱,抽搐、甚至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孩子一旦染上乙脑,不仅带来身体上的问题,严重的还会有失语、吞咽困难、肢体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家长要提高防病意识,居室外要安装纱窗,消灭蚊子,防止蚊子叮咬。
五、呼吸道感染
夏季气温高,细菌生长、繁殖也更加迅速,儿童由于自身的抵抗力较差,病毒、细菌也就容易乘虚而入,让孩子们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要防治呼吸道感染,家长应尽量少带儿童去那些人多、空气不好的公共场所。其次,如果家里已经有感冒的大人,应尽量避免与宝宝接触,或戴上口罩杜绝传染给小孩。应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选择新泰三院的理由:
市三院儿科是新泰市西部唯一从事儿科疾病诊疗的专业科室,是医院重点学科之一。担负着新泰市西部地区婴幼儿儿童保健、健康指导及疾病诊疗的重要任务。科室设有床位40张,配有肺炎、哮喘、腹泻治疗仪、肺功能测定仪、心电监护仪、微量注射泵、无痛皮试仪、氧驱雾化等先进设备
科室开展以下特色专业:
1、经皮给药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主治儿童肺炎、哮喘、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厌食及小儿脑瘫等,无疼痛等任何不适及副作用,特别适用于喂药或输液困难的患儿。
2、肺功能仪检测:应用于反复咳嗽或伴有喘息;咳嗽持续2-3周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反复感冒发展到下呼吸道,持续10天以上;哮喘患儿病情评估;急性发作的呛咳、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与哮喘的早期鉴别;其它呼吸系统疾病。
3、儿童保健及健康指导。
坐诊专家:
郝喜兰: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儿童神、内分泌经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的诊治。坐诊时间:每周六、日。
孟凤荣:医院副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工作20余年,擅长儿童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坐诊时间:每周一、二、三。
联系(病房)
(张主任)
医院衷心祝您健康幸福!
综合:儿童哮喘防治GING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或侵权请联系我们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