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脓疱病治疗专科医院 >> 脓疱病症状 >> 病理解析之痱子

病理解析之痱子

 

痱子

1.痱子简介

痱子又称“热痱”、“红色粟粒疹”,是由于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出汗过多,汗液蒸发不畅,导致汗管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渗入周围组织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小丘疹、小水泡。好发于夏季,多见于排汗调节功能较差的儿童和长期卧床病人。由于瘙痒而过度搔抓可致继发感染,发生毛囊炎、疖或脓肿。

2.痱子常见症状症状

红痱:

(1)基本损害为针头大尖顶的丘疹或丘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呈密集排列,但不融合。

(2)多发于额,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

(3)自觉有痒和灼热感。

白痱:

(1)皮损为非炎症性针头大小,半透明水泡,泡壁薄,轻擦易破。

(2)好发于躯干部,尤其是胸部。

(3)无自觉症状。

脓痱:

在发生脓痱前有其他皮炎导致汗管损伤、破坏或阻塞而诱发。脓疱明显、浅表并与毛囊相分开。瘙痒性脓疱最常见于间擦部位、四肢曲侧、阴囊和卧床患者的背部。

深痱:

只在热带发病,且常发生于严重的红痱之后。特征是不痒,正常皮肤色,深在性淡白色的丘疹。出汗后几分钟开始出现,出汗停止后1~2小时开始消退。好发于躯干和四肢。

3.痱子的病因

1、汗液排泄不畅(35%):

在下列情况下,易发生痱子:在高温潮湿季节,排汗功能尚未健全的婴幼儿、幼童及体胖多汗的成人或长期卧床病人等因汗液排泄不畅,汗孔阻塞而发病。

2、病理变化(30%):

痱子的发生有3个步骤:小汗腺导管的角质栓形成,导管破裂和汗液外渗至阻塞水平以下部位。导管阻塞水平决定了粟粒疹的类型,角层内的浅表角质栓引起白痱,导管恰好在角栓下方破裂,形成隆起的透明小水疱,顶部完全由角层细胞构成。表皮较深在部位的阻塞导致红色粟粒疹,此型可出现红斑和瘙痒,这是因为汗液损伤表皮细胞后释放的酶刺激皮肤感受器所致。表皮真皮交界处的汗管阻塞,使汗管真皮部的上端破裂,从而在浅层真皮内发生汗液潴留,导致深痱形成。

3、维生素A缺乏(20%):

此外维生素A缺乏患者,皮肤角质层增厚,汗腺导管因潴留的汗液而肿胀,致使汗孔变窄或阻塞。

4.痱子的处理原则

1.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乾燥;

2.避免搔抓,勿用肥皂洗擦;

3.可服清热、利湿、解暑的中药或制剂;

4.可外用消炎、止痒制剂;

5.继发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

二、用药原则

1.痱子一般外用消炎止痒制剂即行;

2.可同时服清热解暑的中药或中药制剂;

3.有继发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









































云南白癜风治疗
白癜风可以治疗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md.com/wazz/65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