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generalizedexanthematouspustulosis,AGEP)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以水肿性红斑基础上的泛发性角层下脓疱为特征表现。
来自美国的Motaparthi博士等人则报道一则特比萘芬致AGEP的病例并进行了简要的文献回顾,结果刊文于近期的DermatologicTherapy,现介绍如下:
病例报告患者女,59岁,非裔美国人,因泛发性瘙痒性皮疹就诊,皮疹出现前2天曾首次服用特比萘芬治疗股癣。皮肤科查体可见颈部、腋窝、胸部、躯干和四肢多发非毛囊性脓疱和红斑(见图1),脓疱直径2~3mm。
图1.颈部(a)和上肢(b)融合性红斑基础上大量小脓疱
环钻活检示角层下脓疱性皮炎伴真皮内显著嗜酸粒细胞浸润(见图2)。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升高(13.6×/L),以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为主(11.3×/L)。
图2组织病理:角层下脓疱性皮炎和真皮内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HE染色,×40)
患者停用特比萘芬,并服用泼尼松40mg/d,2周内逐渐减量,治疗期间皮疹迅速消退。
病例学习与AGEP有关的药物包括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和地尔硫卓类药物。
此病病理生理涉及T细胞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毒性,由细胞因子介导中性粒细胞募集并最终致脓疱形成。AGEP通常在停用致病药物后2周内消失,部分病例口服糖皮质激素可缩短病程。
有学者提出AGEP的5条诊断标准:
(1)泛发性水肿型红斑基础上出现大量非毛囊性脓疱(<5mm);
(2)组织病理表现为角层下和/或表皮内脓疱,常伴真皮水肿和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3)发热>38℃;
(4)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7×/L;
(5)急性起病,脓疱于15日内消失。另有其他学者根据临床、病理、实验室检查及病程等层面设计评分系统来评估和诊断AGEP。
AGEP组织病理表现包括空泡性界面皮炎、真皮水肿、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和真皮内嗜酸粒细胞增多。临床鉴别诊断包括发疹型药疹、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
~年间,已有27份涉及特比萘芬相关性AGEP的病例报告,男女比例1:1,平均发病年龄为51.5岁(范围20~74岁),皮疹平均持续时间为12天(1~44天)。
特比萘芬是一种具有多种优势的药物,例如仅需每日单次服药,且药物间相互作用极小。虽然有报道特比萘芬可致肝损伤,但引起显著转氨酶升高的风险远低于其他抗真菌药。
特比萘芬一般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而包AGEP、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和多形红斑等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0.04%。鉴于上述较优的风险-获益比,目前口服特比萘芬仍然皮肤癣菌病最安全的系统用药。
推荐阅读:行医笔记:Wells综合征治疗盘点
编辑:费肥肥
责任编辑:汪宇慧投稿邮箱:wangyh
dxy.cn本文版权归丁香园,转载请联系:editordxyer.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西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