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8日下午至10月29日下午,第五届中国银屑病大会通过线下会场在安徽合肥富力威斯汀酒店隆重举行,医我行、肤清家园、妙手医生、医学界同步线上直播,并开设两个云会场。60多位来自国内外银屑病基础研究、临床诊疗方面的专家围绕银屑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演讲。本次论坛聚焦前沿,立足基础,贴近临床,覆盖面广,所涉及内容包括银屑病的基础研究、传统药物及新药治疗的临床经验分享、生物制剂合理选择、药物副作用、银屑病共病、银屑病指南解读、银屑病科普、银屑病管理和护理、中医治疗银屑病、新冠肺炎与银屑病生物抗体治疗、特殊类型银屑病诊断和治疗进展、皮肤科学转化研究、多学科带给皮肤科的经验等各个方面。
大会现场
郑敏教授
郑捷教授
杨森教授
王再兴教授
孙良丹教授
鲁严教授
李伟教授
肖风丽教授
金慧玲教授
张正华教授和王再兴教授
王培光教授和高敏教授
慈超教授和刘盛秀教授
大会主持人
美国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的AprilW.Armstrong教授,加拿大McMasterUniversity的RonVender教授,以及DalhousieUniversity的RichardLangley教授分别作了题为《CleartoCleanPsoriasisAdvancementsandBeyond》、《RevisitingtheCriticalFunctionalRoleofIL-17inpsoriasis》和《ThelatestupdateonPSOandPSAfromADD》的精彩大会报告。他们分别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新型银屑病治疗药物的进展和成果、讲解了IL-17通路作用机制以及针对IL-17的生物制剂对重度银屑病的作用优势、解读了年版美国皮肤病学会中对于银屑病指甲和银屑病关节炎治疗的最近进展,并从各个方面比较不同生物制剂治疗两种疾病的优势和风险。
AprilW.Armstrong教授、RonVender教授、RichardLangley教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委会组委张学军教授分享了两个方面内容:(一)作了《靶向药物治疗银屑病》的报告,针对遗传学研究在生物制剂研发中的作用以及生物制剂的应用做了详细解读;(二)介绍了银屑病中关于古塞奇尤单抗的最新诊疗进展,回顾了中国人群银屑病遗传学研究进程,安医大皮研所通过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发现了中国银屑病患者编码变异易感基因IL-23,为古塞奇尤单抗研发提供了遗传基础,在临床治疗银屑病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应答率较高,显著改善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中国人群患者中间显示出了明显的疗效。
中国医院高兴华教授结合国内皮肤领域的研究转化成果,对转化研究的定义、分期及如何开展转化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
张学军教授和高兴华教授
医院的王刚教授结合目前应用的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对治疗性抗体的制备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及具有特殊结构和特殊功能的新型抗体,进一步满足银屑病更多的临床治疗需求。山东第一医医院张福仁教授通过3个精彩病例,总结了在临床中特殊类型银屑病和麻风的诊治经验。
王刚教授和张福仁教授
医院陈翔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免疫相关性皮肤病防治新体系创建与推广应用中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流调新理论、发病新机制、治疗新策略、诊疗新模式,研发功效新产品、新技术,实现了临床转化,获得了多项医学类奖项。本次学术报告会议也继续秉承弘扬中医中药特色医学理念,医院李斌教授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特色讲述以血为本、调血论治,病证结合,最大程度把握“确定性”,客观处置“不确定”,探究银屑病“血分论治”中医理论创新与实践。
陈翔教授和李斌教授
医院的崔勇教授通过构建多学科质量控制体系,探讨了皮肤影像技术在皮肤科的应用和发展。浙江大医院郑敏教授分享了两个方面内容:(一)作题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的大会报告,让我们认识特殊类型银屑病的严重度,足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二)对《本维莫德乳膏治疗银屑病专家指导意见》进行了深入浅出了解读,对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数据、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安全性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更好的指导药物的临床应用。
崔勇教授和郑敏教授
医院金哲虎教授分享了其在银屑病的基础研究与治疗进展,发现B细胞、DHA可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肤炎症反应银屑病患者,有望成为银屑病患者治疗新靶点。广州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张锡宝教授分享了两个方面内容;(一)对中国儿童银屑病诊疗指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从发病现状与机制、临床表现及分型、银屑病共病、诊疗现状、预防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尤其需要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