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acid,Gd-EOB-DTPA)是一种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通过在Gd-DTPA分子结构上添加脂溶性乙氧基苯甲基(ethoxybenzyl,EOB)得到的Gd-EOB-DTPA具有独特的生物特性。Gd-EOB-DTPA一方面通过缩短组织T1弛豫时间,可得到与Gd-DTPA相似的多期动态增强效果,从而观察肝脏病变的常规多期动态增强方式及其表现;另一方面,肝功能正常者注射Gd-EOB-DTPA后10~20min肝实质最大程度增强,同时胆系也可显影,该期相称为肝胆特异期。
由于Gd-EOB-DTPA进入临床时间不长,医院较少,医院尚处于初步应用阶段,经验有限,并且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经国内相关专家多次讨论,根据各自的经验并参考文献,对Gd-EOB-DTPA推荐适用人群、扫描方案优化、肝硬化结节向癌演变诊断中的应用与不足等内容达成共识,旨在规范和指导Gd-EOB-DTPA增强MRI检查,提高肝脏疾病的整体诊断水平。
一、推荐适用人群
(一)超声、MSCT或Gd-DTPA增强MRI表现不典型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同时包括肝硬化相关结节的鉴别诊断
推荐:
(1)对于超声、CT或Gd-DTPA增强MRI表现不典型的HCC,尤其是早期HCC患者,可进一步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或信心;
(2)对于血AFP进行性升高,尤其伴有超高危因素(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等),而其他影像检查(超声、CT或Gd-DTPA增强MRI)结果阴性的患者,推荐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
(二)经MSCT或Gd-DTPA多期动态增强MRI诊断的典型HCC患者根治性治疗术前评估
推荐:
(1)对于增强CT检查诊断拟行根治性治疗的HCC患者,行Gd-EOB-DTPA增强MRI非常必要;
(2)Gd-DTPA增强MRI诊断HCC时,在其他肝叶或肝段等部位,常发现不能肯定结节(如动脉期一过性异常灌注、早期HCC或小HCC等),可进一步行Gd-EOB-DTPA增强MRI鉴别;
(3)Gd-EOB-DTPA增强MRI在供体和受体的肝移植术前评估,尤其在受体选择、供体胆系的评估中具有优势。
(三)HCC局部治疗后评估
我们认为:
Gd-EOB-DTPA增强MRI在HCC局部治疗后随访中,早期检出新发小病灶有优势,而对于局部治疗病灶周围复发的诊断准确性评估,与Gd-DTPA增强MRI相仿。
(四)肝转移瘤患者治疗方案制定的优选影像检查
推荐:
肝转移瘤(尤其是化疗后)的优选检查方法是Gd-EOB-DTPA增强MRI,同时必须联合其他序列(包括脂肪抑制T2WI和DWI等)进行综合判断。
(五)非肝硬化相关局灶性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根据是否吸收Gd-EOB-DTPA将局灶性良性病变分为两类:吸收Gd-EOB-DTPA的病变主要包括: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肝脏异常灌注区、局限性脂肪肝、少部分肝腺瘤(hepatocellularadenoma,HCA)等;不吸收Gd-EOB-DTPA的病变主要包括:囊肿、血管瘤、大部分HCA、炎性病变、孤立性坏死结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
尽管FNH和HCA都是肝脏良性病变,但两者的治疗方法不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我们认为:
肝胆特异期高信号(弥漫性或周边型)强烈提示FNH,而肝胆特异期弥漫性相对低信号则提示HCA,即使少数HCA在肝胆特异期呈等或稍高信号,其强化程度亦低于FNH,有助于鉴别。不吸收Gd-EOB-DTPA的良性病变,在肝胆特异期与恶性肿瘤一样呈低信号,需结合其他常规序列和多期动态增强等才能与恶性肿瘤鉴别。
(六)胆系术后并发症的评估
我们推荐:Gd-EOB-DTPA增强MRI胆系成像,可作为判断胆系疾病术后并发症的重要补充方法,与常规MR胰胆管成像技术有互补作用。
二、优化扫描方案
(一)优化诊断相关的扫描技术
1.动脉期图像质量优化
推荐减少呼吸运动伪影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快速平行梯度回波序列多期动脉期扫描(全肝4~6s/次,采集3~4次),以保证能够采集到肝脏动脉晚期图像;降低对比剂注射流率(推荐1ml/s),并后续用20~30ml生理盐水冲洗;注重与患者沟通,反复耐心训练患者平静状态下屏气;对比剂温度保持与体温相当等。
2.肝胆特异期成像
(1)肝胆特异期延迟时间:推荐在注射对比剂后20min开始扫描,此时肝实质吸收对比剂强化达峰值。对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可适当地缩短至10min。对于慢性肝病和(或)肝硬化患者,肝实质的强化程度、胆系排泄时间等与肝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肝胆特异期扫描时间。(2)反转角选择:常规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反转角一般采用9°~15°,而在肝胆特异期增加反转角可提高病灶与正常肝实质的对比度,更有利于显示小病灶,并可更清楚显示胆系结构。但增加反转角会增加特定吸收率值,非肝细胞结构(如肌肉)的信噪比下降。推荐根据MRI设备的具体情况,在肝胆特异期反转角选择20°~40°。
(二)优化检查流程
常规将T2WI和DWI序列移至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后检查可缩短整个检查时间。但Gd-EOB-DTPA增强后排泄入胆系,浓度较高时在常规MR胰胆管成像可呈低信号,易与结石等充盈缺损低信号混淆。因此,不推荐在Gd-EOB-DTPA增强后行常规MR胰胆管成像检查。(三)推荐检查流程
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常规推荐序列和方法依次为:
(1)正、反相位梯度回波序列T1WI;
(2)MR胰胆管成像;
(3)平扫脂肪抑制三维梯度回波序列T1WI;
(4)注射Gd-EOB-DTPA+生理盐水20~30ml,注射流率1ml/s;
(5)脂肪抑制三维梯度回波序列T1WI动脉期(最好采用自动检测法)、门静脉期(延迟60~80s)和移行期(transitionalphase,TP,延迟3min)扫描;
(6)呼吸触发快速自旋回波脂肪抑制T2WI;
(7)DWI;
(8)磁敏感加权成像(选择性应用);
(9)肝胆特异期横断面、冠状面脂肪抑制三维梯度回波序列T1WI。
三、Gd-EOB-DTPA增强MRI在肝硬化结节向癌演变各个环节诊断中的应用
HCC是一个连续的、多步骤进展的癌变病理过程,在慢性肝病(主要为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发现的结节样病变可分别定义为再生结节、低度异型增生结节、高度异型增生结节、早期HCC、小HCC和进展期HCC。
在肝硬化背景下,再生结节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以低信号为主,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几乎无强化,肝胆特异期呈相对等或高信号。低度异型增生结节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或低信号,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晚期低度异型增生结节可有轻度或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相对等或稍低信号,而肝胆特异期因结节以肝大细胞为主,故呈相对等信号。高度异型增生结节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多期动态增强动脉晚期可有轻、中度强化,甚至出现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相对等或低信号,而肝胆特异期高度异型增生结节常呈相对低信号。高度异型增生结节中有时可见“结中结”,其中心更小结节常发生癌变,病理上常视作早期HCC,其中心癌变更小结节在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
早期HCC在T1WI上多呈等、低信号,偶呈稍高信号;在T2WI上多呈稍高信号;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常强化不明显;在肝胆特异期,其内不含正常肝细胞,因而呈明显的低信号。早期HCC与高度异型增生结节的MRI特征常重叠,难以区分,单纯利用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鉴别二者准确性不高,需结合其他MRI序列特点,尤其是在MRI随访中重点观察其结节信号和强化程度变化,对诊断更为重要。
随访中出现以下征象度提示癌变,分别为:
(1)T2WI上结节信号增高;
(2)出现“结中结”;
(3)(假)包膜形成;
(4)扩散明显受限;
(5)动脉血供明显增加等。动脉期动脉血供增加是提示早期HCC的最重要征象。
大部分小HCC常呈典型特征性多期动态增强表现,即强化方式表现为“快进快出”,因而称为富血供小HCC,且肝胆特异期呈明显低信号,容易确诊。然而,仍有部分的小HCC增强扫描动脉期常强化不明显,称为乏血供小HCC。因此,采用常规增强MRI检查鉴别诊断常有难度,而若在Gd-EOB-DTPA增强MRI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改变,则更有助于诊断小HCC。对于进展期HCC,结合常规序列、强化方式等诊断不难。
总之,诊断HCC需全面分析影像特点,同时注意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四、不足和局限性
Gd-EOB-DTPA增强MRI对HCC肝血管(动脉、门静脉)、肝实质的强化程度低于Gd-DTPA。主要原因在于,Gd-EOB-DTPA的标准剂量是Gd-DTPA剂量的1/4(分别为0.、0.mmol/kg),而两者在37℃时1.5TMR的弛豫率比值为1.7。因此,有学者推荐增加Gd-EOB-DTPA剂量或将10ml全部注射,但目前缺乏循证学依据,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部分HCC(约10%)吸收对比剂,在肝胆特异期可呈高信号,与FNH等鉴别有一定困难,需结合其他序列(T2WI和DWI)和多期动态增强强化方式和程度进行综合判断。部分高流量型小血管瘤动脉期均匀强化,在过渡期或特异期呈低信号,但是一般在门静脉期不出现对比剂廓清,有助于与HCC鉴别。另外部分不典型HCC在门静脉期可呈等或稍高信号,此时T2WI的信号特点有助于鉴别。
正常肝实质吸收Gd-EOB-DTPA常存在个体差异,30%~40%正常肝细胞转运体的基因表现多态性,可影响肝细胞实际对Gd-EOB-DTPA的吸收,导致肝实质的强化程度降低,影响部分病灶的显示。另一方面,严重肝硬化(特别是ChildC级)患者,肝胆特异期肝实质强化弱且不均匀,也影响对病灶的显示。
五、应用前景
随着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Gd-EOB-DTPA已从单纯诊断肝内局限性病变向评价肝弥漫性病变发展(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等),并在预测肝功能、肝移植后肝功能不全等方面初显优势,但其价值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来自:新乡医学影像
延伸阅读:
肝脏影像词汇大全,中英文对照哦~~
美国总统用什么药治愈了癌症?据说国内要上市了!
成人胆管狭窄的MRI及MRCP表现(恶性及其它病因)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