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脓疱型牛皮癣是一类危及生命、涉及机体多个系统的炎性皮肤病。中医认为牛皮癣患者皆因其体内毒热炽盛郁久而成脓成腐发于肌表。
本文针对中医对全身性脓疱型牛皮癣的辨证治疗以及护理、预防,做出了清晰的规定。综合并筛选了门诊与病房中质量较高的临床证据,简明扼要介绍安全、有效的中医药诊疗方案,以及适用于全身性脓疱型牛皮癣的辨证、治疗、护理、预防。
临床诊断
病发急,2-4周内便会扩散全身各处。皮损上明显可见的粟粒大或针尖大小的小脓疱,色偏黄,黄白色或淡黄色,分布密集,部分极易融合成片。全身性肿胀及疼痛。患者指甲增厚,浑浊。病情呈反复周期性发作,部分会发展为红皮病型牛皮癣。伴高热、关节疼痛。此外,极易并发肝肾功能损害,也可能因感染导致器官功能的衰竭,危及生命。
鉴别诊断 1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主要诱发因素为抗菌及抗真菌药物。病急,皮疹初发部位多数为面部或褶皱处,以大至半米粒,小至针尖的非毛囊性无菌脓疱呈现。或散在,或密集,继而泛发全身,常伴明显的瘙痒感与灼烧感。重者皮损常融合成片,为脓糊状,患者机体白细胞升高、低钙血症、发热、寒战等全身性症状。
2角层下脓疱性皮病发病缓慢,但病程较久,且反复发作,时长间隔数日或数周不等。常发部位于乳房下、腹股沟、躯干四肢等。皮损呈豌豆大小脓疱,或群集或散在分布,形圆,一定时期后,脓疱或破裂,或自体吸收,体表呈叶状鳞屑,痊愈后留下棕褐然,伴轻度瘙痒,无高热寒战等其它症状。
辨证分型全身性脓疱型牛皮癣多因湿热久蕴,兼感毒邪,热毒搏结,毒热炽盛,郁久成脓,发于肌肤;毒热易消灼阴液,久则阴虚血热或阴虚血瘀。中医上,多细分为以下三型:
①毒热炽盛型(毒热炽盛,营血两燔证)
皮损色鲜红或弥漫潮红,多数脓疱,可伴大量渗出或脱屑,伴或不伴发热、心烦、乏力、关节痛、大便干、小便黄、口干;舌红或绛,苔黄或黄腻,脉数。
②阴虚血热型(阴液亏虚,余毒未清证)
皮损色淡红,浸润、脱屑明显,口干、乏力;舌红,苔少,或有沟纹,脉细数。
③阴虚血瘀型(气阴两虚挾瘀证)
皮损色黯红,脱屑、浸润明显,口干、乏力;舌黯红,有瘀斑,苔少,脉沉涩或细涩。
中医治疗中医临床治疗严格遵循缓则治本,急则治标的治疗原则。全程兼以清热解毒,急性发展期患者以解毒除湿为主;病程中后期出现热盛伤阴者,治以清热凉血、益气养阴为常法,辨证佐以活血解毒。
严格遵循《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选用中成药,将辨病与辨证、对症治疗相结合,无明确证型的中成药,可采用辨病用药。
①阴虚血热型
②毒热炽盛证
③阴虚血瘀型
药物擦拭治疗,则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局部皮损情况选择药物。大致区分为以下两类:
①皮肤泛发红斑
②皮肤干燥,大量脱屑
针灸治疗对部分患者,疗效明显,高热患者,可依据实际皮损及不同的病情病况,选择下述疗法进行:
①体针
②拔罐放血法
③三棱针点刺法
心理治疗医护人员可通过自身积极的言行举止,或相应的仪器,良好的环境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感觉,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消除紧张。借此达到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及代谢功能的恢复,达到科学有效祛除疾病的目的。那么,临床常用的心理治疗,多采用心理疏导、行为治疗、科普教育以及安慰疗法等。
疾病预防①慎起居,注意休息;
②调畅情志,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情绪开朗、心气调和,忌恼怒;
③保持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④急性期宜清淡流食,病程中后期建议高蛋白饮食,慎食辛辣刺激。
医院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当前时间: